“晴天”组合,“疫”路出道
夜幕下的乡路被一辆辆车灯点亮,没人知道天未亮的黄池是什么样,以致于队伍中年龄最小、刚离开父母上班的小姑娘,在第二天家人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家吃午饭时,红了眼眶,但却又故作轻松的交代爸妈,“现在任务较重,得出差几天呢,你们别等我了也别瞎担心,但切记,一定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在该县司法局赴黄池镇的一线抗疫司法行政志愿者里,有三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姑娘,由于三人的名字有晴(情)有云(耘),被其他志愿者们称为“晴天组合”。初出茅庐的她们经验不足,在奔赴黄池镇的路上还有些忐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胜任这次重大的任务。然而到了黄池镇,席卷而来的巨大工作量让她们无暇顾及内心的不安,每天奔跑在配合医护人员和其他志愿者完成核酸检测登记、上门入户排查、巡逻等工作的路上。她们每次巡逻都要走几万步,但从未喊累,严格的抗疫任务,将未经世事的她们打磨成不怕辛苦、沉稳能干的司法行政“战士”。
一个患有咽炎的“大喇叭”
疫情突发的夜晚,当涂县司法局副局长钟俊因咽喉炎的严重折磨从医院吊完水还在回家的路上,接到抗疫指令,他毫不犹豫,家没回、药没拿,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就立即掉头前往集结点,坐上了去前线的车。没人知道他生病的情况,他只说自己“有点咳嗽”。被指派到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劝导群众如何排队、如何准备检测,并耐心地为前来询问的群众答疑解惑。由于过度用嗓,当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得快发不出时,同行的其他志愿者才惊觉他的咽喉炎有多严重了。而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充当核酸检测队伍的“喇叭”,尽力让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井然有序。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咽喉炎愈发加重,和家人的视频只能静默的进行,让妻子和女儿心疼不已,但他仍坚持用沙哑的声音,守护着每一个前来做核酸的人。在钟俊和王功进两位的现场调度下,县司法局的志愿者们主动引导,帮助居民们完成核酸检测,并为老弱病残人士开辟了绿色通道,协助核酸采样工作高效完成。
叮铃铃,线上管家一直在线
在这次防疫中,该局政治处主任陈平感觉自己成了一个职业话务员,身上连着无数的电话线。在落实开展核酸检测、参加排查巡逻等抗疫责任之外,她还负责这次防疫物资的调配和保障。面对初期物资缺乏的情形,她冷静思考,及时调配局机关、当地乡镇、村三方物资供给,为队员自身防疫做好保障。每天,她的手机上都有无数个来电,都能及时接通,只有一个来电经常被她忽视,那就是家中丈夫担心她、想问她需不需要给她送些东西而拨来的讯息。“家里的事交给你管我放心,这边的事我管好大家才能放心”。陈平对丈夫这样说着,又开始充当起她后勤大管家的角色。
灯不灭,心中的光也不灭
该局黄池司法所所长夏竹,夜里听到黄池镇传来的消息时十分焦急,第一时间奔赴自己长期坚守的辖区,披星戴月挨家挨户走访各个村民,告知防疫事项,上门为村民做核酸检测服务。日以继夜的工作,成为夏竹值守封控点的常态。有暴雨的夜晚,帐篷里和帐篷外一样,又是风又是雨,冻得手脚冰凉,甚至帐篷一度被大风吹翻,众人七手八脚地重新搭建好,帐内也是湿漉漉的无处下脚,但夏竹从未抱怨,修整好后继续坚守在风雨中。当家人打电话来,他却总是笑着看着漏水的棚顶,对着微弱的灯光,乐观地说:“我在听一场音乐会呢”。棚里不熄的灯光让夏竹坚信,因有着无数跟他一样的“守夜人”,疫情结束的春天一定会来临。
风雨同舟,二线守护一线
为了及时保障一线同志的工作生活,局机关后勤保障人员一直紧张运转着。在得知市县交通全都停运,出入小区开始受限,一群孩子尚在学龄前的妈妈干警们全部自发打包好行李,跟社区申请报备,离开家做好了常驻单位维系保障工作的准备。三月春分,气温骤降十几度,暴雨清冷地冲刷着整座城市,为了保障前线衣着单薄的同事不受寒冷侵袭,保障组人员连连冒着暴雨在各家、药店、超市等采购物资,调度一趟一趟车辆向一线及时送达衣物、药品、食物、防疫物资。也许雨水淋湿的衣服让人寒冷,但一颗颗因疫情凝聚起来的心却滚滚发烫。
▲当涂县司法局为当涂蓝天救援队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餐
在逆行的路上,点点萤火汇成星河,闪耀在抗疫一线,当涂县司法行政干警们和全县各方力量用坚守诠释担当,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陈平 李红 叶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