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7日了解到,2021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要求,聚焦“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综合调处、社会联动”四向发力、多维调解,健全完善诉调对接一体化建设,对诉源治理工作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
建章立制,形成合力。建立诉源治理机制、财政保障机制、万人成讼率考评机制、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多方力量参与诉源治理,与谯城区银保监会、工商联等十多家单位形成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聚焦平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切实发挥调解平台作用,加快落实“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提高调解效率。目前,从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分别推送案件银保监会81件、工商联423件,调解成功申请司法确认106件。多方联动,协同聚力。在谯城区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安排下,统筹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各方力量,深入推进集纠纷预防、诉调对接、多元解纷、联动共治等功能一体化的调解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六个基层人民法庭身处“前沿阵地”特点,将人民法庭调解平台作为基层人民法庭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工作载体,依托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村委会等形成调解合力,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1年度,共调解案件总数10422件,调解成功6280件,调解成功率达60.26%,同比上升30.98%。
靶向纠治,精准发力。谯城区法院聚焦“买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纠纷问题精准发力,设立“大药行”调解室以及金融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保险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大药行”调解室自成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625人次,调解案件336件,涉案金额9200万元;金融纠纷调解室调解664件,涉案金额11878万元;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3151件,涉案标的额657万元,物业纠纷自动履行率达到100%。
(通讯员 王侠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