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4日六安市爆发疫情以来,六安市裕安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全体党员迅速行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舍小家、顾大家,投身抗疫一线,让党的旗帜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晚上七点十分,六安市裕安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徐思敏所长刚从六安市客运南站防疫执勤点回到家中,正准备吃晚饭,就接到上级命令,封控六安市境内国道G105裕安区青山乡与霍山县交界段,由于该路段是外地车辆进入六安市霍山县的主要通道,车流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他顾不上吃晚饭,就带领谢云、潘钊两名同志立即赶赴封控地点,与交警部门联合对该路段进行封控。
他们披星戴月、轮流值守,劝返从霍山县进入六安市区的车辆。连续几天疲劳奋战,谢云、孔祥宝、杨明文几位同志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咽喉肿痛,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徐思敏所长在布置任务、统筹协调的时候,他是这个“团队”的“指挥员”,但在工作中,他又是一名“战斗员”,跟同事们一样,不分昼夜的驻守在防疫前线,同时,还要对辖区的驾校、维修等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
潘钊同志患有高血压,家中还有上网课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需要人照顾,他的爱人是一名医护人员,同样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他只好把一双儿女托付给身体多病的母亲。在疫情面前,他放弃了儿女私情,奉献着自我,灾难面前,尽显着英雄本色。石松同志是一个高三孩子的父亲,距离孩子高考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疫情让高三的孩子异常敏感,线上学习需要家长的陪护,但组织上有号召,他毫不犹豫地冲在一线。“没有考虑那么多,我想,疫情之下家长的责任与担当,对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孩子而言一定是最好的榜样”,石松说。黄子琦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三年的退伍军人,他服从封控社区的统一调配,进行小区人口摸排,逐户通知业主核酸检测的时间和地点,统计老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员,方便医务人员上门检测。一单元、二单元、一幢、二幢……几趟下来,往往是汗流浃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不负青春和韶华。
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六安市裕安区公路运输管理所还有像王祥安、陆道伟、张登新、潘玲等老党员在自己居家的封控小区里,主动请缨当志愿者,为“足不出户”的居民提供“送菜、倒垃圾”等服务;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刘敏、田岚、熊向华、田露等女同志。
“人在征途春意浓,何堪风雨淋花容”,在疫情防控值守执勤工作中,“铁娘子”们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忘记了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她们与男同胞一样,不分昼夜、不惧风雨、坚守岗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谢娟同志所居住的小区楼栋被封控,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她每天坚持在家办公状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电话沟通全所各项日常工作。执勤的同志办理通行证、每日做核酸检测情况、辖区内所有的公共交通站场每日消杀区域和消杀情况等数据的统计上报等,都会联系她,她一一协调,她觉得只要能做的就尽力去做。她说:“大家都在一线,单位的日常工作不能耽误,就让我在家来完成这些工作”。
疫情期间,六安市裕安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像石松、潘钊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有这么多在抗击“疫”线中无私奉献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乌云终会散尽,抗疫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戴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