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咯吱……”
静谧的山林中,月亮还挂在树梢尚未落去,刺耳的鸟鸣声下,一队人正沿路而上。
“脚步轻点,慢点……”
福建宁化距离安徽数百公里,时隔29年,黄山公安再次出发,只不过这次的领头人换成了黄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鲍育宁。
追捕,将萦绕在真相上的罪恶迷雾驱散。
“不许动,警察!”
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已许久不见这么多人的董某一脸错愕,但当听到熟悉的“黄山口音”时,他一动不动,沉默许久后,伸出了双手……
时间倒回,1991年7月9日,警方接到报案,某地宿舍发生一起命案。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在小单间里,程某某惨遭杀害,房内,还留着一张小纸条,凶手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杀人者董”。经法医鉴定,程某某系被他人用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同时伴有窒息致死。
警方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原来因与被害人程某某发生纠纷,董某怀恨在心,以喝酒名义将程某某骗至自己住处杀害。案发后,犯罪嫌疑人董某畏罪潜逃,骑着自行车一路逃亡,杳无音信。
对于这个“董某”,黄山市公安局屯溪分局刑警大队原大队长孙骅并不陌生,因为事发前他就曾因为盗窃被警方处理过,只是怎么也没想到,看似悔改了的董某却与程某某发生纠纷,怀恨在心而犯下如此大错。
案发后,警方全城戒严,在各个路口设卡。但董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信。一晃十几年过去,孙骅也从原屯溪刑警大队调到市局禁毒支队工作,一茬接一茬的刑侦民警始终没有放弃案件的侦查。
受当年侦查技术水平的限制,黄山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虽从未停止工作,一直将该案列为重点案件,多次专案攻坚,不断梳理、筛查案件资料,不断地运用最新技术收集分析物证,可案件一直未能突破。
29年来,办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少民警从满头青丝熬成了两鬓白发,但从未放弃过寻找犯罪嫌疑人董某。专案民警跋山涉水,行程万里,长年累月奔波在追“凶”的道路上,虽然侦查工作几度陷入僵局,但侦查员从未气馁,一直锲而不舍地坚守着……一切都只为将被害人家属难以释怀的创伤弥补。
2020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了“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行动,黄山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屯溪指导命案积案攻坚,邀请省公安厅专家予以指导。屯溪公安分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工作专班,“一把手”挂帅,合力破案攻坚。虽然警方知道嫌疑人就是“董某”,可“董某”就像人间蒸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专案组判定,“董某”有较大可能在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改头换面,藏身某个角落。作为公安部情报研判专家,黄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鲍育宁也加入了这次的专案组。
鲍育宁以自身情报研判特长,参与侦破了一大批案件,多次立功,被评为“全省杰出人民警察”。黄山市公安局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鲍育宁工作室”,他和团队利用情报分析技术,协助大队抓获了一大批历年网逃。
作为公安系统中的“千里眼”“顺风耳”,“鲍育宁工作室”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海量信息进行精准研判,为锁定嫌疑人提供强大的情报支撑。2020年初,鲍育宁就曾对董某关系人进行全方位梳理,其中一名叫王某喜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虽患重病,但2012年前曾辗转在浙江温州各工地上务工。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通常不能正常生活、更不能独自工作,他怎么能先后在多家工地务工?据此线索,鲍育宁和工作室的同事,围绕这名“重病患者”开展了大量工作。
在浙江温州,鲍育宁通过调查发现,自1999年起,“王某喜”在温州有多次办理暂住证的记录,居住地址均为其打工的工地,最后一次暂住证办理登记时间为2010年12月(有效期三年),之后再未发现有办理记录。
通过对暂住证照片的核对,鲍育宁确定该照片即是董某本人,由此判断,董某一直使用“王某喜”的身份进行活动。
案件有了新的进展,让民警们喜出望外。但还没开心多久,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
民警找到“王某喜”暂住证最后登记的当年务工工地的负责人张某秀,但她自称该工地原为其弟弟负责,弟弟出车祸死亡后其再接手,对下面务工人员情况不了解。
侦办再次陷入困境……
2020年4月14日,专案警力再赴浙江温州开展工作。此次,民警通过与温州市住建局沟通,当地可能存有务工人员相关资料。
铆足了劲的专案组民警,这次在办公室花了整整五天时间,查阅了符合相应条件人员70万余人,并对信息进行核对。
随后,进一步缩小范围,在调取当年办理暂住证且在同一工地的人员资料,在数万条线索中逐一筛选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鲍育宁最终发现“王某喜”可能跟着福建一包工头前往当地务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紧张之时,面对出行不便等诸多困难,民警辗转多地调查走访,细致入微地梳理案件线索,不放过蛛丝马迹。
距离最后一次办理暂住证已有12年的时间,如今的董某藏身何处?是留在熟悉的温州,还是跟着去了福建?
这是摆在鲍育宁等人面前最需要破解的难题。
2020年5月28日,经层层抽丝剥茧,专案民警最终锁定嫌疑人位于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逐渐规范化管理,董某的生存空间势必受到挤压,逃往偏僻的乡下也较为符合警方对于董某去向的预判。
民警随即赶赴宁化县展开调查,经侦查,董某就藏身在水口村的寺庙附近。董某的藏身之处地形较为复杂,为了万无一失,专案组连夜研究了好几套抓捕方案。在当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下,2020年5月29日清晨将犯罪嫌疑人董某抓获。没有激烈的反抗和挣扎,董某平静地接受了抓捕。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董某供述了自己29年前犯下的罪行,讲述了自己的潜逃经历。逃亡过程中,他谨小慎微,生怕接触外人暴露自己的身份。比如他这次隐藏在一个庙里面,不远处隔一条河就有一个店,但他从来不到那个店里面买东西,怕引起别人的警觉。这些年,他都尽量不和人联系,以防身份暴露。
案发后,董某骑着自行车一路逃亡,辗转各地,冒用不同人身份混迹在工地打零工。随着城镇治安管理日益规范严格,他只好放弃工地工作,隐居山林。
29年惶惶不可终日的潜逃生活对犯罪嫌疑人董某来说是一种煎熬,被警方抓获归案,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记者 李斐 徐奥萍 通讯员 崔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