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别着急啊,核酸采集马上就好。您安心在家,疫情很快过去就解封了。”
“小张又是你啊,辛苦啦。你态度真好,我不怕了……”
小区因出现新冠病毒阳性患者被封控。一些居民们在紧张、焦虑、期盼中,有一位“大白”女民警志愿者总会带给大家温暖与安心。
她叫张敏,是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的一名外事民警,今年35岁。她虽然在市区的派出所上班,但家在芜湖市繁昌区某小区,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两地。
3月23日深夜,正在家中的张敏突然得到通知:小区一名居民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张敏的心里“咯噔”一下,身为警察、经历过两次抗疫战疫的她暗暗想到:小区可能要封控。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接到通知:因疫情严重,她居住的小区被临时封闭管控。
第三天,整个繁昌区被封成了“铁桶”,全力阻断病毒传播。
此时,去往芜湖上班的必经路口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卡口,任何人和车辆只进不出。特殊时期,她留在了家中。
“既然小区被封控了,不能去单位上班,我就在小区做一名志愿者。”身为人民警察,在这一特殊时期,应该做些工作。张敏想到此,戴上口罩,“噔噔噔”来到社区报名。她因此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没当志愿者之前,张敏并不知道其中的滋味。第一天下来,就体会到无以言说的辛苦。
那天一大早,她来到社区参加“扫楼”行动。
按照规定,她仔细穿好防护服,戴上口罩、面罩和手套,再对身上、手上消毒、杀菌。一系列操作之后,与一名医护人员搭成一组,来到居民楼。
这里是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几个人直接上了六楼,从上而下,挨家挨户采集核酸。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啊,急死人了。”502室一位大爷情绪有些急躁。
“大爷您别急,请耐心听从安排。放心,有什么需要我们会帮助解决的。”张敏用温和的语气安慰着对方,让人感受到一股暖流。
“我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老伴也有心脏病,药快没有了。”大爷有些焦虑。
“您放心,您把要买的药名和医保卡给我,我下午给您送来。”张敏轻声细语地说道。也别说,温和的态度似乎有一股神奇之力,大爷紧张的情绪立马放松了下来。
几栋居民楼“扫”完,张敏脱下防护服,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半瓶矿泉水,不顾内衣被汗水湿透,赶紧到医院给大爷买药。
下午,当大爷从张敏手中接过买回的药品时,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孩子,你真好,我亲闺女都没有这么细心。”
4月来临,随着气温升高,防护服密不透风,每次穿在身上至少5小时。回到指定地点脱下,内衣的汗水都能拧出小半盆。
“你没有具体任务,在家休息几天吧。”4月6日,社区领导看张敏连续忙了几天,很辛苦,劝着她。
“没事,大家都忙。我年轻,能行!”张敏仍然一副轻松的模样。
来到一户人家准备进行核酸检测。刚敲开门,忽然传来宝宝“哇哇……”哭声。
“怎么啦宝贝?”张敏甜美的声音传了过去。
“我怕……”宝宝见到“大白”,还是大哭不止。
“宝贝不怕啊,我是大白兔阿姨,你喜欢吗?”张敏笑着哄孩子,灵机一动做出“两只耳朵竖起来”的动作,有蹦又跳,孩子顿时破涕为笑。
渐渐地,小区里的居民们对这位声音甜美、态度和蔼的警花熟悉了,亲切了。只要看到她,紧张、顾虑都会烟消云散。大家纷纷在朋友圈发信息:我们要感谢这位暖心的警花。
看着这些,张敏心里暖暖的。
“当一名志愿者虽然辛苦,但挺有意义的,看到群众安全和满意的神情,也有成就感。”简朴的话语,道出一位外事女民警质朴的心境。
正是四月芳菲天。她相信:疫情阴霾很快会过去,我们必将迎接晴朗的明天。
(张红 作者单位: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