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江淮风暴锚定“执行难” 勠力同心标本兼治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21 14:32:47

锚定目标,久久为功。2018年,“江淮风暴”狂飙突进,席卷皖江南北,淮河两岸。在“执行难”暴风眼,历经集中执行攻坚、常态化行动再到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提升……安徽法院脚步扎实,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成为亮眼的安徽元素。

风暴席卷直指“执行难”

2018年4月起,全省法院以“江淮风暴”执行攻坚为总抓手,以强力治标推动有效治本。“从现在起,省高院党组和我本人亲自抓执行工作;各级法院党组和‘一把手’务必亲临一线、亲自参战、亲自督战,举全省法院之力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总攻。”2018年4月3日,在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动员部署会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发出了决战的号令。

全省基层法院院长切实担起“一把手”抓执行的责任,挂帅亲征,挂图作战,做到重要举措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形成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浓厚决战氛围。

2018年至今年1月,全省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布失信名单76万余人次,限制高消费115万余人次,限制乘坐飞机、动车、高铁189万余人次,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2834人。

2021年,“江淮风暴”执行攻坚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 558092件,同比上升42.62%,执结538283件,结案率达96.45%,居全国法院第 2 位,执结标的额2137.94亿元,实际执行到位金额514.1亿元。

在年初的省两会上,董开军介绍,“江淮风暴”始终突出执行强制性,出台执行案件强制措施适用规定,确保攻坚标准不降、强制力度不减,先后组织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回头看”、冬季执行攻坚等专项行动,加大财产查控力度,强化惩戒措施运用,加强财产处置变现,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执行联动深化源头治理

执行联动机制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要举措。以边治标边治本为原则,省高院不断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在省级层面逐步解决制约联动的问题,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2021年是我省法院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大踏步前进的一年。省高院先后联合省公安厅推进完善人员查询、车辆查控、布控管理功能,推进联动平台上线运行;联合省公安边防总队实现限制出境线上办理;会同省自然资源部门健全不动产查询、控制等业务办理协作机制,33个市、县不动产中心实现在线控制。省高院还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法院联动,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法院执行联动文件。同时,全省法院大力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通过各种形式已经实现联合惩戒的部门达39家,较好促进了信用联合惩戒常态化。

全省各地法院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执行联动。合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执行工作事项,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决定》;合肥两级法院建立“执行+保险”机制,与京东、淘宝等合作,运用大数据开展网络询价,构建“法院+网拍平台+网拍辅助机构”模式;黄山法院首创“执行不能”案件公示平台,建立全市法院规范立案、审判、执行、信访沟通协调机制;六安、宿州法院通过执行网格员、“乡贤”执行联络员,将执行触角延伸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阜阳法院积极引入金融保险部门、律师等参与执行,提升执行社会效应。

各地也纷纷出台联动举措,共同将执行攻坚战向纵深推进。淮南市委常委会决定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涉及执行案件情况纳入综治和干部考核。淮北市、亳州市中院联合市纪委监委出台对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失信行为的惩戒办法,涉党政机关的案件全部执结。阜阳法院依托“法治村长”、综治网格员拓宽查人找物渠道……

持续强化执行规范化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如期实现后,全省法院执行攻坚突出标本兼治,持续部署开展“江淮风暴”执行长效机制建设。

2021年,我省法院全面实现执行主体团队化,共成立指挥中心、事务、快执、普执、终本等团队600余个,充分发挥信息化和集约化优势,健全繁简分流、事务集约的执行权运行机制,贯彻“简案快执、繁案精执”原则,进一步提高执行办案效率。同时强化执行队伍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对执行案件、执行事项和执行人员的全方位管理,构建执行考核体系、平安建设考评机制、执行约谈机制等。

为了进一步构建执行业务规范体系,2021年,省高院围绕改进执行审查类案件办理、执行款物管理、执行作风等,建立健全16项制度。集中整治执行领域突出问题,对违规终本终结、不规范查封、不规范评估拍卖等,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建立执行进展情况主动告知制度。宿州法院规范简易案件 “一次有效执行”,铜陵等法院健全执行团队运行机制,全省法院执行结案平均用时缩短 69 天。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