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阜阳市“五个率先”领跑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27 15:16:48

4月27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该市近年来职业病防治作翔实介绍。该市卫生健康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人民至上的职业健康发展理念,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主动创新作为。并在全省实施了五个“率先”:即率先完成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完善调整;率先出台职业病危害事故防范工作措施;率先开展尘毒危害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回头看”;率先开展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率先在全省开展返乡接尘农民工尘肺病主动监测。2021年度阜阳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位居全省综合考核首位。

据阜阳市卫健委副主任闪旭介绍,该市逐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完善了阜阳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21个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先后出台50多个文件。8个县市区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卫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均对应设置了职业健康职能科室。每个县均配备了执法设备与职业病防治检测仪器。目前全市设立了1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5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家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现了重点职业病监测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县域全覆盖。

该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卫生健康网络优势,连续三年会同市民政、总工会等五个部门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等。充分利用广播、微博、微信、抖音、网站、公益短信等宣传平台, 通过进企业、进厂房、进车间等形式,悬挂标语、横幅、电子字幕。2021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开展宣传咨询、警示教育活动200余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百余场,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职业病防治的浓厚氛围。职业防治工作本着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原则,及时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难点、堵点”问题,以最及时的靠前服务、零距离服务,赢得企业信任、换得企业主动配合。

职业病危害项目系统申报企业数由原来的585家提升到目前的1874家,申报率达到83.76%;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等指标均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全市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专篇、控效验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等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以及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责任感逐步增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围绕矿山、冶金、水泥等高危粉尘与高毒物品行业,先后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高毒物品危害企业等治理,目前已将全市3家煤矿、6家水泥企业、13家冶金企业、2家石材加工企业、105家建材企业、11家化工企业纳入治理。

全市重点行业领域用人单位危害项目申报率、用人单位定期检测率、企业负责人培训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率、劳动者培训率均达到96%以上;煤矿、冶金、建材、化工等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配备率为96.09%。连续三年高质量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病防治项目,超额完成了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病危害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培训两项民生工程任务,2021年重点监测完成比例达448.21%,微型企业培训完成比例达260%。全市累计免费培训职业病危害微型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健康专职管理员1417人,惠及企业854家,为企业节余资金近300万元。颍泉区开展了重点职业病监测民生工程免费试点工作,对纳入民生工程的劳动者体检费用由区政府统一买单。颍州区实施了250人的返乡接尘农民工尘肺病免费主动监测,免费体检的同时给予200多元的务工补助。会同市民政、医保、公安等部门对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信息进行全面排查和回顾性随访,为患者建立了一人一档,让符合救助救治对象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

建立了市、县、乡镇(街道)延伸的职业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按照监管任务与监管力度相匹配的原则,配齐配强了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和协管队伍建设。围绕职业病危害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等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项执法,2021年全市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700家,下达整改意见书500多份,立案处罚39家企业,处罚金额109.5万元,其中颍泉区1家企业处罚了28万元,并给予责令停产。通过执法倒逼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引导用人单位做到存戒惧、守底线。

(赵海涛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