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宁国市:三个“聚焦”推深做实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27 16:18:52

今年以来,宁国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和“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思想与行动自觉,坚持三个“聚焦”,彰显政法担当。

聚焦“作风更正”,忠诚干净铸铁军。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宁国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强化执行夯实基础。高位推进政治站位提标杆。严格把好公私标尺,利用机关干部会议、党员大会等会议开展“逢会必廉”,加强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意识。完善机关考勤、内部管理、宣传推介3项工作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有力推动教育整顿常态化。

市委政法委积极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查找整治“四类问题”专项行动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回头看”,全面巩固和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紧扣指出的“四类问题”,全面对照查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政法队伍机关工作作风,着力推进政法系统“一改两为”见实效。坚持不懈理论武装促成长。全市政法系统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支部“三会一课”、观看微视频等方式不断巩固《政法工作条例》,深入学习《信访工作条例》,深入领会郑栅洁书记讲话精神。举办“优秀党员上党课”活动,以“四类问题”为导向,采取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授课,进一步提升政法干部政治理论水平。

聚焦“举措更实”,多管齐下安民心。

法治为民,是政法系统的初心和使命。宁国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用好事实事,回应民意、取信于民。源头预防促稳定。进一步发挥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月排查、月会商、月报告”工作机制和政法委牵头,公安、信访、司法常驻、多部门参与的“1+3+N”会商制度引领作用,坚持市每月、乡镇街道每半月、村社区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继续深度推广“七大调解法”,今年以来,滚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7起,化解340起,化解率达98%。

法治为民守初心。持续推出“公共法律服务1+1+N”“法律明白人培养”等18项便民服务项目举措,切实增强法律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政法系统共接待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76件,对信访积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认真落实初信初访接待工作责任制,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又着眼长远、完善提升服务质效的体制机制,推进政法惠民办实事常态化。市法院积极开展春节后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执行案件资金117380元,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数字赋能优服务。优化打造一“平台”一“窗口”。一方面,市司法局打造“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手机平台,用于提供法律法规、法律文书、赔偿计算等“一站式”查询,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公共法律服务;另一方面,市公安局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优化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人“机”分离、人“网”分席,做到离岗不空岗,将便民服务变出“新花样”。

聚焦“环境更优”,解忧排难暖万企。

栽下梧桐树,自由凤凰来。宁国市政法系统立足政法机关主责主业,全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瞄准“安”,积极营造平安稳定法治环境。紧盯“防风险、保稳定、护安全、促发展”目标,严打影响企业发展、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近来,共破获扰乱市场秩序案2起,办理涉民企案件11件,审结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件、跨省贩卖卷烟等非法经营案件1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社会治安环境。

锚定“护”,依法依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市检察院规范管理,因人施策,出台《破产案件管理人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引导管理人规范履职。开展企业合规改革,在宣城市范围内率先建立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经营制度,引领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宁国市累计化解企业债务5920万余元,释放闲置工业用地、厂房236.74亩。

坚持“优”,持续提供优质便捷政法服务。积极为市级重点项目、安置房摇号等政府重点工作做好公证服务,为60多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挂牌出让提供现场监督公证,涉及标的逾10亿元。打造“经侦服务平台”,以宁国市8家A股上市公司、400余家规上企业和8000余家各类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风险防范、防控服务、互动共建”三大类九小项“全科式”线上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一屏解决”。

(刘志宇 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