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安徽十项行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28 10:45:22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4月27日,记者从省司法厅(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安徽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方法路径以及目标要求,提出“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法治环境指标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第三方调查市场主体满意度高于95%”的总体目标。为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我省将重点实施十项行动。

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总结芜湖试点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打造公共政策兑现网上超市,建立政府合同协议、行政承诺“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力争2022年底前公共政策兑现各类存量问题基本解决,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兑现机制。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行动。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前瞻性立法,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

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行动。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及时补齐法规和标准空白。探索在有关行业领域依法建立授权委托监管执法方式,落实并拓宽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予处罚清单。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协作和司法保护协同,切实打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全链条。

实施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扎实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坚决整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逐利”执法、机械执法、过度执法、“钓鱼”执法和涉企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

开展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攻坚行动。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异地办理、提级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挂牌督办、领导包案化解等方式,全力解决六大类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争取到2022年10月底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息诉息访率达到90%以上,“进京访”“来省访”“重复访”力争基本息访。

实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持续推进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商会人民调解成功率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万人成讼率”下降至合理区间。

开展涉企案件检察监督治理行动。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督促企业依法践行承诺、合规守法经营。全面推进涉经济犯罪案件“挂案”清理,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实施“江淮风暴”巩固提升行动。持续以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案件为重点,着力推进执行集中攻坚,不断提升合同执行效率、效果。慎重使用“查、冻、扣”等强制性措施,对能“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建立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切实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行动。组织全省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进企业,通过成立律师服务团、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法治体检”、搭建律师事务所对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等方式,确保至少1名律师帮扶1家企业,每名律师每年联系企业开展深度法律体检至少1次,为企业常态化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实现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表示,《行动方案》结合我省近年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做法,突出法治思维,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注重企业视角,以市场主体评价和感受为第一衡量标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从准入准营、营商办事、权益保护、纠纷化解、服务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把权放到位、事管到位、法律服务提供到位;体现安徽特色,紧盯制约和影响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的瓶颈问题,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统筹实施工作举措,努力打造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安徽样板。

(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彭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