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战在“疫”线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29 14:03: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022年清明,没下雨,路上没人,酒店关了,去村里的路也被封了。因为第三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六安,这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城市,沉重地按下了静默键。

我们单位联防联控的是红叶花园小区,连续三年抗疫,小区保安、业主都是熟人了。小区群众有些焦虑,但大家积极配合,戴口罩,凭证出入,登记,扫码,量体温,消毒,封控单元业主足不出户,一切秩序井然。小区北大门和其他出口均被封死,只有东大门进出,为什么留东大门呢?物业公司总经理老鲍说,日出东方,紫气东来,我们必能战胜疫情。社区、小区物业和我们单位联合制定了小区管控方案,分工明确,社区负责“两查一隔”,物业负责物资领取、配送和组织志愿者,我们负责宣传、防控、对外联络和组织核酸检测,二十四小时值守。

这波疫情来得有些突然。4月4日凌晨,我尚在睡梦中,单位打来电话说取消假期,在家候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有感人的事情发生。“大白”来了,他们穿上密封的防护服,防护服上写着“霍邱雷锋”“叶集刘德华”“六安王一博”“红叶纷飞刘亦菲”,没人知道他们名字,甚至不知道他们长啥样。4月8日高温,正在核酸检测的“叶集刘德华”说,快拿两个冰袋给我吧,我要稍歇一会。他一个胳肢窝夹着一个冰袋,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他说面罩里的口罩湿了,呼吸不动。我说换一套防护服吧,他摇了摇头,站起来又开始工作了。小区德森幼儿园园长王玉洁,穿上防护服和“大白”一起到封控单元楼做核酸检测,脱下面罩的一霎,她那年轻俊俏的脸都变得不忍直视了。小区业主彭德和老师,七十三岁,连续三年甘当志愿者。彭老师是皋陶诗词协会会长,积极乐观,每天赋词一首,激情饱满,气如长虹,在“疫”线一点都不输年轻人。

小区群众主动自觉、积极配合,没有消极和抱怨,他们静静地待在家里,让这个如油画般沉静的小区有了厚重感,也让抗疫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物业总经理老鲍家住红叶小区,所住单元楼被封控,他说这下好了,省得往家跑了,于是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困了就在门卫室打个盹,饿了就冲碗泡面。退休老干部陈昌国给防疫人员送来二十箱矿泉水,说自己虽将七十,廉颇未老,可比黄忠,需要时随时招呼一声,绝不含糊。一位大嫂,见我们值夜班辛苦,给我们炕了许多饺子和蒿子粑粑,硬塞我们手上。小区一老者去世,子女们不声不响守了两天,最后出殡时,一车、三人送行,他们说非常时期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奇得电子董事长冯琳,企业在开发区,家人在红叶小区,本人困在上海总部,得知我们防疫情况,硬是通过市爱心妈妈协会给我们送来防疫物资、水果等。她说,上海也很困难,我们一起加油吧!封控单元一小男孩看见我们穿防护服,他说他也要穿,我说,小朋友,等你长大了,穿上解放军军装吧,好好地保卫我们的国家,这身白,叔叔帮你穿了!

4月17日,六安官方发布:疫情见底。小区群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我们还是不能松口气。这些日子,我们都在全力以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我们很多人都吃住在“疫”线。我的小家也是这样,我在园区坚守,爱人在医院坚守,儿子在乡镇坚守,我们不能相聚、不能见面,我们就通过电话或微信相互叮嘱和鼓励。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希望与光明在即。

(赵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