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开展“六亮”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市直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滁州市司法局党组提高政治站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从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入手,以提升综合法律服务水平为着力点,按照“4+2”模式,成立了滁州市为民便企综合法律服务站。5月5日上午,市司法局局长时刻、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朱爱农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为滁州市为民便企综合法律服务站揭牌,以创新姿态为民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
展示党员身份形象。市为民便企法律服务站设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二楼,工作窗口规范设置了党员示范岗标牌,党员规范佩戴党徽,在岗党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全部面向群众公开,亮明党员身份。服务站运行后,将通过驻点联系、信息共享、实地调研等方式为广大群众和在滁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精准化、专业化司法服务。
整合法律服务职能。市为民便企综合法律服务站服务内容涵盖律师、公证、人民调解、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六大服务功能,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公共法律全业务覆盖。全市53家律师事务所、9家法律援助中心、7家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机构、7家公证处、4家司法鉴定所及滁州仲裁委员会全部纳入服务名册,群众和企业能够根据需求精准下单。
创新“前店后厂”模式。市为民便企综合法律服务站以便民利企为办事准则,实施法律服务流程再造,打通服务受理和办理的前后台,形成融合服务、一体服务格局的“前店后厂”模式。针对群众和企业法律诉求,平台严格实行“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集约化开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坚持线上服务、线下服务和预约服务“三结合”,实行“365天不打烊”服务模式,以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法律服务体验,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率。
(滁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