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司法局深化三项举措,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法律援助温度。两年来,累计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80余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余场次,群众满意率100%。
“订单式”普法帮老年人解“渴”
通过深入调研,祁门县法援中心推出了“订单式”普法服务活动,变以往“灌输式”为“订单式”,让老年人“按需点单”,法援中心针对不同需求精准“派单”,普法宣讲团成员根据宣讲领域和时间“接单”。
宣讲团成员结合老年人最为关心的赡养、财产处置、遗嘱等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民法典》《法律援助法》中的相关规定,让老年人豁然开朗。
上门服务帮老年人解忧
塔坊镇87岁的残疾老年人吴某,膝下有四儿两女,生活不能自理,六个子女却因赡养与护理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老人无人照顾。经多次调解无果,无奈通过他人向法律援助工作站求教。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一人独居,出行不便,法援工作站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帮助老人办理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法援律师接受指派后,工作人员又陪同法援律师一起再次到老人家里,当场为老人起草民事起诉状。此案经过一审、二审,终于将老人的赡养问题及日常照顾问题妥善解决。
援调对接帮老年人解难
4月6日,清明假期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农民工余某怒气冲冲来到平里镇法援工作站反映问题。经了解,余某于1月1日在平里镇双凤村某高铁隧道工程进口作业时,意外坠落,导致小腿骨折。因余某已年满60周岁,事故发生后,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加之余某未做伤残鉴定,双方就赔偿事宜发生争议。平里法援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双方争议的焦点后,建议尝试先调后援方式来化解矛盾。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于4月20日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余某获赔11.3余万元。(陈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