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法治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泾县聚焦涉企法律服务保障工作,创新“严把关”“全覆盖”“综合查”、“包容审”等方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严把关。完善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和评价机制,做到涉企政策精准透明、方便兑现。进一步强化政企沟通,加强法治审查阵地建设,拟谋划在全县主要工业企业集聚地设立相对固定的涉企文件联合审查实践基地,在制定修改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开展将定向征求企业意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协商论证等程序一并进行的规范性文件出台程序微改革,全力扫除阻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目前已经完成相关制度设计及初步选址设计,预计相关基地6月底前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全力在法治营商环境上求突破,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全覆盖。实现涉企重大政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通知》,在全市率先成立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委员会,加强涉企文件合法性审查,杜绝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设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等情形,把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源头关,防止出现行政规范性文件出现在无法律、法规依据情况下设定不合理证明、不合理的企业群众办事准入门槛,以及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规定的情形,年初以来共审查重大涉企政策16件。
综合查。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对涉及多个执法主体的检查事项实行一次性联合检查。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县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出台、使用,同时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全县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季度备案制度,加强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监督管理,今年1-3月全县26行政执法单位共办理行政处案件394件(不含正在查办案件),未发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加重企业负担问题。
包容审。坚持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原则,健全容错纠错、信用修复机制,优化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予处罚清单。下发专项通知,对全县各单位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进行梳理汇总,要求相关执法单位应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的相关要求,结合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具体规定,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后,将部门的免罚事项进一步具体化、明晰化,目前已经梳理汇总形成第一批共59项全县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将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在县政府网站公布。(汤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