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怀宁县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用法治思维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12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74个、县级44个。
健全创建机制。召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印发《关于开展<怀宁县2022年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在总结去年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建举措,规范申报考核命名流程、动态管理等制度,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到单位,责任到人,并将创建活动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培育法治人才。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联防长、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乡贤能人等为骨干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200余次,培养“法律明白人”5135名。培训内容围绕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应急治理、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诈骗等常用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
打造法治阵地。依托村居公共文化设施,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法治文化园、广场或文化墙)、一个农家书屋(法治阅读空间)、一个农民法治大讲堂。新建法治宣传栏200余块,法治文化园60多个,利用乡村大舞台为平台,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普法节点,广泛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法治电影、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0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万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肖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