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走进东流镇红叶村,乡村文化大舞台周边杨柳依依,路面干净整洁。
“现在我们美丽乡村卫生保洁工作是人员明确、权责清楚,主干道由县环卫工人负责清扫,次要道路及绿化由我们村负责聘请公益性岗位(主要是脱贫户)负责维护,村民负责房前屋后打扫,村民代表负责监督清扫情况,再也不会出现扯皮推诿的情况了。”东流镇党委副书记汪仟春到此回访,渠东村民组环境义务监督员吴国强笑着说。
以前,大风一刮,枯枝烂叶漫天飞舞,可就是没人管。“去年7月,我们组织人居环境整治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建议村里组织‘板凳会’,镇里安排环保站负责人参加,协商提出解决方案。目前,解决问题成效显著。”汪仟春说。
“板凳会”于2020年初建立,是东流镇社会综治工作积极探索与基层协商的实践之举,旨在通过“板凳会”架起民生“连心桥”,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板凳会’人数不定,邀请利益相关的村民,随机邀请村民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老党员、乡贤等参会,人数从三、五人到十几人不等;地点不定,可以在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也可以在群众家中。每期都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在村里确定一个小切口主题。会前,邀请与会人员开展现场走访,做到脑中有本账、心里有考量;会上,针对问题开展座谈协商,听一听怎么办、议一议怎么干;会后,村里按分工牵头主持会议的干部跟进监督问成效”,红叶村党总支书记王正华介绍,“这个‘板凳会’虽小,却发挥了基层民主和社会治理的大作用,群众反响很好”。
2021年6月,红叶村群众电话反映,村内小龙虾交易市场闲置,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召开“板凳会”议一议,将这些闲置资产合理利用起来。村两委针对此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因社会上整个市场原因加上村里正全力以赴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五清一改”和农村“三大革命”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还是先后召开“板凳会”3次,研究讨论如何在小龙虾价格低谷期对接有关经纪人合理利用村内闲置资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4月,小龙虾上市前期,红叶村两委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敢于担当作为,在严格遵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经请示并提前谋划,召开“板凳会”研究讨论:为保障村里5000亩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健康发展,虾农经济不受损失,决定引进江苏和本省马鞍山的客商来村交易市场驻点收购。现已正常安全收购近一个月了,收购成品虾达20万斤,全村虾农收入达300万元,收购均价达每斤15元,这在这几年是没有过的好价格,虾农普遍反映今年的“荷包”鼓了,后面还有一个月的产虾期,村民们说“这得益于村里维护了这个交易市场,没有让外地市场经纪人形成独家垄断。还是‘板凳会’好啊”。红叶村小龙虾市场交易红火,预计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和镇、村干部坐在一条板凳上,有什么话当面说,有问题当面提。我们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办,就当面给我们个具体时间;不能办,也给我们解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我觉得这样的板凳会,开得好,开得有效率,希望能一直开下去。”荷叶塘组村民姚小霞提到板凳会,是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红叶村“板凳会”已召开2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13件,为群众办实事20余件。(汪国彪 金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