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挂着一面珍贵的锦旗,锦旗是从四川省邮寄来的,上面印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欠款到位心已安”,见证了十多位农民工兄弟姐妹从“信访到信法”的思想转变,也见证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四川籍的鲁某依子带领十余位姑娘到岳西某洗浴中心上班,口头约定月工资。该洗浴中心称呼鲁某依子为鲁锋(化名),鲁某依子带领的十余位姑娘统称为鲁锋团队。按照口头约定的工资标准,鲁锋团队2022年1月份工资应为62216元。2022年1月29日晚,洗浴中心的出纳储某和管理人员王某约鲁某依子到洗浴中心进行工资结算,拿出按照约定计算的工资表(未盖章)给鲁某依子查看,共计62216元。储某及王某同意支付鲁锋团队21000元工资款和一张欠鲁锋团队技师工资40000元的欠条,并在欠条中注明2022年2月28日前付清。鲁某依子当晚拿到40000元欠条及第二天出纳储某转来的21000元资金,其团队就回四川过年了。
2月15日,洗浴中心的出纳储某转账20000元给鲁某依子后,洗浴中心便不打算支付鲁某依子剩余欠款。储某告诉鲁某依子持有的欠条不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该欠条是欠鲁锋团队的工资款,欠条持有人名字叫鲁某依子;其次,该欠条没有写出具的时间,实际情况是在欠条出具后第二天转账给鲁某依子21000元加上2月15日转账20000元,共计支付41000元工资款。
鲁某依子欲哭无泪,多次到岳西县公安部门、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但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奈之下,鲁某依子于3月3日手持欠条到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帮助。法律援助中心经过审查鲁某依子提交的相关材料,指出该欠条存在诸多瑕疵,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有风险。中心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认真分析后认为洗浴中心出具有瑕疵的欠条,让事实难以分辨,弄不清40000元欠条出具后究竟支付了41000元还是鲁某依子所称的20000元,但按照6万余元的工资总数来计算,鲁某依子从头到尾确实只收到共计41000元的工资款,鲁某依子所主张的20000元欠款有事实依据,该欠款属于农民工工资,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法律援助中心决定对鲁某依子追索劳动报酬予以法律援助,指派安徽皖岳律师事务所承办。
援助律师接受指派后,及时会见鲁某依子告知该案存在的相关诉讼风险,指出案件的焦点和难点在于:该欠条没有书写出具的时间,如何确定该洗浴中心尚有欠款没有支付?欠条中标明是欠鲁锋团队技师工资,如何证明鲁某依子就是鲁锋,其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围绕案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援助律师向鲁某依子详细询问洗浴中心出具欠条的具体情况,了解到该欠条是2022年1月29日24时由洗浴中心的出纳储某某所书写,然后盖上洗浴中心的公章,出具欠条的时候洗浴中心的管理人员王某也在场。随后,援助律师和欠条中其他人员取得联系,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其中两个技师愿意出庭作证证明:“鲁锋就是鲁某依子,鲁某依子就是鲁锋团队负责人,鲁锋团队中的人员工资都是鲁某依子和洗浴中心进行结算,然后由鲁某依子分配下来。”
岳西县人民法院于3月15日开庭审理此案,由于疫情原因,鲁某依子身在外地隔离,不能和援助律师一起参加庭审。庭审中,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和鲁某依子询问相关情况,并通知了洗浴中心储某及王某到庭,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核实。承办法官认为:该案件是以欠条作为主要证据进行起诉的,由于欠条中没有书写出具的时间,现在已经查明欠条书写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1月29日,接下来只需要查明在2022年1月29日欠条出具后被告支付了多少钱就可以了,至于工资标准的争议不是本案审理范围。援助律师提出欠条中是40000元,洗浴中心为什么实际支付41000元的疑问,储某表示是公司多给的过年福利。如果继续按照承办法官的思路,鲁某依子败诉基本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于是援助律师以该案案情复杂,申请延期开庭。
第一次开庭后,援助律师及时告知鲁某依子庭审情况,鲁某依子哭诉:“洗浴中心一共欠我60000多,实际只支付了41000元,这从头到尾都是洗浴中心设置的圈套,故意出具有问题的欠条,故意不写时间。”援助律师一边稳住当事人的情绪,不厌其烦地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引导依法维权,一边抓紧帮他搜集新的证据。援助律师发现鲁某依子与储某的 2022年2月15日聊天记录中,储某转最后一笔20000元时说了一句:“你先收下这个20000元,剩余的月底给你。”援助律师以此为突破口,若真如储某在庭审中所做的证言,公司已付清工资,为何储某在2022年2月15日转账最后一笔20000元时说“剩余的月底给”呢?这与常理不符。援助律师和承办法官及时沟通,将鲁某依子所有的聊天记录刻录成光盘作为证据提交。
最终,承办法官采纳了援助律师的意见,洗浴中心尚欠鲁某依子工资,在多方努力下,该案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鲁某依子愿意将诉求的20000元欠款改为15000元。目前该案款已执行到位,鲁某依子寄来锦旗表达谢意。
农民工辛苦赚钱不容易,一分一厘都是血汗钱,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他们在维权时往往因缺少必要的证据举步维艰。本案是典型的农民工遇上老赖,拿到的是“问题”欠条,维权工作困难重重。农民工在走投无路时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法援中心也不负所望,在律师和办案法官的努力下,让农民工不再流汗又流泪。(蒋先玲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