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郎溪县飞鲤镇以做好“八五”普法谋划为主线,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坚持聚焦“三力”,让法治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民心,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
转变宣传模式,增强法治氛围宣传力。坚持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利用各重要节点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活动,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和“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大教育”“大宣传”新格局,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爱。充分利用“互联网+普法”,借助 “报、网、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普法矩阵,切实营造法治宣传氛围,推动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
持续个性化宣传,提高法治宣传吸引力。普法宣传坚持“六个突出”,即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突出学习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针对农村、农民结构的层次性和法治宣传需求的多样性,既安排宪法、民法典等共性内容,又安排劳动合同法、土地管理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等个性内容,进行“菜单式”“订单式”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有效地激发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兴趣。
从上至下全面发力,增强法治宣传渗透力。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法治郎溪建设相结合,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持续举行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宪法演讲”等活动。充分运用法律顾问微信群、“清新飞鲤”公众号、LED显示屏等新型传播媒介开展宣传,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推送法律知识点和普法微视频等法治文化活动,利用农民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来“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充分利用各村配备的法律顾问,畅通了农村法律渠道,建立了直达农民身边的联系咨询机制。(韩瀚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