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记者从宣城市第三场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宣城市便民停车行动实施方案》计划2022至2025年市本级及各县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26400个,其中市本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7200个,并按照规定比例配建充电桩,持续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宣城市按照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体、城市公共停车为辅助、路侧停车为补充的区域差异化停车供应体系的思路,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推动停车发展的社会化、产业化,实现宣城城市停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严格落实各类项目配建
《行动方案》提出,依据《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及相关管理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1.1,新建改建的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公共服务项目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为每百平方米不低于1.1-1.5个。2022至2025年市本级新增公服项目配建停车泊位不少于4800个。
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依据《停车场专项规划》及城市建设计划安排,2025年前,逐步推进陵西路、大坝塘智能停车库、日新路、商务局西侧等19处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并在城郊结合部建设适量货车停车场,2022至2025年新增停车场泊位不少于1600个。
突出老旧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导向,2022至2025年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见缝插针”,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规划改扩建停车泊位800个。
盘活共享存量停车设施
统筹停车资源,鼓励公共建筑、单位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晚间、节假日对外开放,住宅小区停车泊位白天对外开放。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建设改造的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场使用,最大限度盘活共享停车资源,方便市民停车。
同时,该市积极完善停车充电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按10%比例配建充电设施,且100%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的比例不低于20%,推行“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在不减少停车位的前提下,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