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7日了解到,今年以来,铜陵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各项重点工作,为推进法治铜陵、平安铜陵建设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先后荣获“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等荣誉。
党建统领不动摇,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瞄准政治建设定盘星。该局始终牢记“司法行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首题必政治”常态化学习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开展“两拥一做”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
种好机关党建责任田。该局调整设置6个机关党支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组织“我在机关干什么、我为机关做什么”学习讨论,对标对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发挥机关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干部职工500余人次参加全市疫情防控。结对帮扶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谋划乡村振兴工作思路举措,开展“冬日暖阳”走访慰问活动,捐助帮扶资金1万元支持帮扶村巢山村疫情防控。
绘就奋进发展同心圆。该局推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狠抓作风效能督查,深入开展“清家底、补短板、争进位”作风效能攻坚行动,培养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传播司法行政好声音、凝聚司法行政正能量。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100余篇,选树“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青年律师张勇等5名司法行政典型人物,营造良好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主阵地。该局坚持守正创新,完成党的十九大以来司法行政改革工作评估。建强司法所“前沿阵地”,常态化开展司法所“大巡查”活动,翻新改造全市司法所办公业务用房,形象识别系统建成率100%,司法所办公面积基本达到200㎡以上,日常办公经费全部得到落实。用足用好政法专项编制,目前全市44个司法所平均配备2名以上专职在编工作人员。组织开展省、市级示范司法所复评和创建工作,命名枞阳县白梅司法所等16个司法所为“市级示范司法所”,申报省级示范司法所 13个。
法治建设不松劲,全面依法治市取得新成效
该局推进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研究部署法治铜陵、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加强法治建设理论研究,立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课题。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义安区政府和市发改委、市教体局等7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开展年度专题述法,制定印发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法治建设考核纳入党政机关重点工作共性指标,与市委综合考核同步开展。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课程,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示范宣讲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层,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汇编理论文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全面依法治市全过程各方面。深化法治实践,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向社会公示12项2022年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
统筹推进法治铜陵、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当好法治铜陵指导员,制定出台法治建设“两规划两方案”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当好法治政府督察员,印发了2022年度法治督察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实施铜陵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大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大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大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当好法治社会宣传员,发布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培育“法润铜都·幸福铜陵”普法依法治理品牌,深入全市363个行政村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法暖民企·共同学法”活动,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法治铜陵》专栏12期,发布铜陵法治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普法信息425条。
服务大局不缺位,护航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
强化法治引领,服务依法决策。政府立法有序推进,编制“十四五”时期政府立法项目清单编制,探索推进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合法性审查全面落实,全面实行开门审查、上门审查等创新做法,坚持审查人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指导县区司法局开展21人(次)常态化跟班学习,完成市政府本级合法性审查138件,提出审查意见338条。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完成市县两级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公布,落实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制度,遴选推荐18名律师为市政府新一届法律顾问。
聚焦法治规范,严格依法行政。该局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年活动,参与和指导部门行政执法案件评查,积极运用安徽省行政执法监督综合管理系统,组织全市行政执法专业知识考试。整治行政违法,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开展全市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及行政机关履行给付义务专项清查活动。进一步推进该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保持100%“出庭又出声”,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显著上升,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市优秀行政复议裁判文书评选活动,提升行政复议案卷质量。今年以来,办结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21件,承办行政应诉案件16件,化解行政争议纠纷10余起。
突出法治保障,优化法治环境。该局组织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推进依法兑现公共政策和政府履约践诺,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中央、省、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组织法律顾问开展“企业大走访”,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发起千名企业家网络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13件,征集各级各部门问题线索32件,建立问题清单和法律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各部门依法、主动、及时、全面兑现。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化“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解决办证多、办证难问题;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法律服务进万企”主题活动,印发《法律服务进万企结对帮扶花名册》,建立“一律师一企业”结对帮扶机制,实地走访企业69家,解答法律咨询201件,提供法律意见95条,协调解决问题6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夯实根基不懈怠,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搭建便民利民平台。该局推进市域公共法律网络服务模式,建设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整合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专业人员进驻平台,实行“您点我办”“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出疫情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惠企十项措施,实现疫情期间惠企便民“不打烊”。 今年以来,该局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80件,人均法律援助服务供给量排名全省第三, 7篇法律援助案例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办理各类司法鉴定案件1611件、受理投诉案件5件,办理公证事项3600余件,仲裁案件45件。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搭建安民护民平台。该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建设,推深做实村(居)民委员会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深化智慧矫正建设,完善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调查处理机制,落实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矫情分析会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管得住、矫得好。落实安置帮教对象动态信息推送机制和远程探视“一月一通报”制度,组织开展安置帮教“大走访、大帮扶、大提升”专项活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工作。今年以来,铜陵市列管社区矫正对象1127人,安置帮教对象3039人,无一重新犯罪。
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搭建亲民爱民平台。该局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十百千”工程、“人民调解为人民全力护航二十大”等活动,大力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探索建立105个融法治元素于一体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出台《关于加强涉疫涉企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培训工作。评选表彰10名十佳人民调解员,遴选76个具有典型性人民调解典型案例,积极吸纳培育1000余名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韩笑 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