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公诉新人到斩获全国优秀公诉人,他仅用了5年时间;从扫黑除恶首起套路贷涉黑案到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他一直是院里的办案精兵;从刚性的法律法规到饱含司法温度,他在办案中总能刚柔并济;从拒绝一切吃请到主动帮扶新人,他不近人情地自律却又十分喜爱授业解惑。他,就是合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陈胜,一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检察官。
在学习与追求精品中收获荣誉
陈胜来自巢湖市的一个偏僻山村家庭,父亲曾是一名乡村小学老师。小时候,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家风纯朴。陈胜并非法律科班出身,但凭着对法律的热爱,自学考取了法律本科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后又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2004年,陈胜通过全省公务员招考,考入巢湖市人民检察院。从事一段时间的控申工作后,2008年5月,调到了该院公诉部门。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陈胜来到了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2012年,在安徽省检察机关第五届全省十佳公诉人暨第十届省级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陈胜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荣获了全省“十佳公诉人”称号。2013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陈胜荣获了“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并以第四名的成绩荣获“优秀论辩奖”。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公诉“新手”到斩获全国大奖,陈胜仅用了5年时间。对于这份成绩的取得,陈胜觉得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二是努力把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份法律文书打造成精品。无论是在巢湖市检察院工作期间,还是来到合肥市检察院之后,陈胜爱看书、爱钻研的习惯都给身边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有法律修改或出台了新的司法解释,以及有最新的法律书籍出来,陈胜总是第一时间找来阅读。同事们遇到什么法律难题也总爱问他,亲切地称呼他为“陈师傅”“陈老师”。每逢有同事前来咨询法律问题,陈胜不仅会认真地回答,还总能用极少的时间从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或者书中,为同事找出依据和出处。
陈胜的学习并非机械式地背诵法条,其将学习与工作实践充分地融为一体。每办一起案件,陈胜都将与此类案件相关的法条、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都学习一遍。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常用的法条、司法解释等陈胜可以达“脱口而出”的境界。除此之外,每写一份法律文书,陈胜都会字字斟酌,并将最新的法律规定、最前沿的法律观点等融入其中,努力将其打造成“精品”。尤其是每份起诉书,陈胜总是慎之又慎。“在检察机关的所有法律文书中,起诉书最为重要。一份起诉书就是一个检察院的门面,就是一名公诉检察官的脸面。所以,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陈胜说。
在急难险重中彰显担当和作为
作为合肥市检察院的公诉业务骨干,每逢有急难险重的任务,陈胜总是那个能够站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的人,总能以自己超强的业务能力和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2018年7月,窦某某等15人涉黑案移送合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交到了陈胜手上。此案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后,合肥政法机关办理的首例套路贷涉黑案。此时,关于办理套路贷案件的专项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为办好该案,陈胜带领办案组加班加点,认真学习领会“两高”“两部”的有关指导意见,收集、学习外省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做法,撰写了近20万余字的审查报告。2019年2月,该案作出一审判决,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均被法院采纳。该案的起诉书,被全市下级检察院和省内多个兄弟院在类案中学习借鉴。
如果说办理窦某某等15人涉黑案是一场攻坚战、遭遇战,办理袁某某等31人涉黑案则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2020年5月,袁某某等31人涉黑案移送合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该案系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案件涉及非法放贷40余亿元,套路贷诈骗既遂、未遂共计3亿余元,补充证据材料就达120多册。该案审查起诉工作共耗时5个多月,在此期间,陈胜与专案组的同事们1天都没有休息。2020年10月9日,该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历时9天,每天开庭时间长达13小时。每晚10点多休庭后,陈胜回到住地,还需要梳理总结当天的庭审情况,修改调整第二天方案,每天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最后一天庭审结束后,在回院里的路上,看着车窗外万家灯火,我知道我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回忆起那段时光,陈胜说。2020年11月,该案一审公开宣判,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全部被采纳,关于涉案财产处置的意见也全部被采纳并写入判决书的处置列表中。
近年来,陈胜主办和参与办理的大案要案还有吕某某等6人贩卖毒品案,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涉案金额达19亿元的陈某某等人合同诈骗案,该案系合肥市涉案金额最大的合同诈骗案;涉案金额达80余亿元的“大志集团”非法集资案,该案系最高检挂牌督办、我省案值最大的非法集资案;等等。
在刚柔并济中传递法律的温情
在办理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施用的并非全部是法律的“刚性”,有时还有法律的“柔性”。刚柔并济,也是陈胜追求的一种办案境界。为此,陈胜在办案过程中总是愿意倾听疑案背后各种离奇的理由,并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2012年10月,汪某某抢劫杀人案移送合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在看守所提审时,汪某某的一句话让陈胜十分生气。1988年出生的汪某某,犯罪时才22岁。汪某某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一个人抚养其长大。初中辍学后,汪某某便混迹于世,沾染许多恶习,好逸恶劳。为让汪某某有一技之长,父亲给其买了一台叉车,并让其跟在他人后面学习以自食其力。然而汪某某没干多久,便将叉车卖掉,将钱挥霍一空。2012年6月,没有钱花的汪某某经预谋,持刀抢劫并杀害了一名女性,且作案手段特别残忍,捅刺被害人30多刀。提审时,汪某某说自己之所以走上犯罪都怪父亲,这让陈胜十分生气。“父爱不同于母爱,父爱深沉、浓烈。他辛苦赚钱养家,给你买叉车,送你学技术。虽然父亲不够慈祥、不够细腻,但无论如何这都不能成为你犯罪的借口。一个人的罪行虽不可挽回,但不能没有悔过之心。你必须从自身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行,你必须向被害人和你的父亲忏悔。”陈胜严厉斥责道。庭审时,汪某某认罪悔罪,满目悔意。庭审结束时,汪某某特意向公诉席上的陈胜投来目光,眼神中有悔意也有谢意。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也是别人的人生。”陈胜说。2020年4月,俞某某故意杀人案移送合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俞某某家庭经济困难,自身患有重症肌无力,家中上有80岁的婆婆张某某要赡养,下还有30岁的儿子没有成家。因一时糊涂,俞某某杀死婆婆后自杀未果。案发后,婆婆张某某的另外两个儿子意见很大,本来关系较好的三个儿子之间也出现了隔阂。虽然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但是如果直接一诉了之,这个大家庭之间的矛盾和裂痕将会越来越大。陈胜在深入了解俞某某的思想情况与悔罪情况后,积极引导其认罪认罚。除此之外,陈胜还向张某某的另外两个儿子进行了释法说理。后两个儿子表示,双方都是至亲,既不好谅解也不要求从重,尊重检察机关的一切处理意见。起诉时,陈胜提出了无期徒刑的量刑建议,后被法院采纳。一审判决后,俞某某未提出上诉,被害人亲属也未提请抗诉。该案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被省检察院评为重罪案件开展认罪认罚典型案例。
在严于律己中筑牢纯粹和忠诚
“陈胜请不动,你别费劲了。”想请陈胜出去吃饭,这是最常见的“结局”。因为极少社交,在很多人眼里,陈胜是一个“古板的人”“怪怪的人”。谈起自律,陈胜这样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接受别人的吃请之后,还想做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事。作为一名检察官,作为一名内心纯粹的法律工作者,必须要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交往圈。”对于自己的性格特征,陈胜认为,自己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就是一个纯厚、耿直的人,骨子里始终保有一份读书人的正气。老家但凡有亲戚想让陈胜在案件中给予一些“关照”“说说情”,压根就过不了父亲这一关,父亲便会将此类说情拒之门外。
“要是找我讨论疑难复杂案件,我来者不拒。要是找我出去吃饭,我一概拒绝。”对待吃请拒而远之的陈胜,从不拒绝对年轻干警的提携帮助,其总是主动为之。2017年,全省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作为教练的陈胜悉心指导辩手,帮助合肥市检察院队摘得团体第一名和最佳辩手奖一、二等奖。2019年,作为省级扫黑除恶业务专家,先后赴西藏、辽宁等地就“如何办理涉黑涉恶套路贷案件”作专题讲座。2021年,牵头组建“刑检优才集贤班”,为全市检察机关40名年轻干警制定培养方案并带头授课。
因成绩突出、表现优异,近年来,陈胜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2019年2月,被评为安徽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业务专家。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荣获合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2020年10月,被中央政法委评为首月“平安英雄”。2021年3月,被合肥市委政法委选为合肥市政法英模报告团成员,并为全市政法干警作“心怀热爱、不负时代”专题报告,受到市领导及各级政法干警的广泛好评。(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