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9日从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我省四个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全省各地进行环保督察。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公布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案例涉及阜阳、淮南、宿州等多地,包括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不力、对企业违规项目“开绿灯”等。
在6月份的环保督察中,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阜阳市发现,临泉县对扬尘污染长期缺乏有效监管,建筑工地、施工道路、裸露地块、港口码头等重点领域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泉县去年空气质量在全省59个县(市)中排名倒数第3位。今年1~4月,临泉县空气质量继续恶化,全省排名退至倒数第2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据测算,临泉县年降尘量达10.15万吨左右。本次督察发现,临泉县建筑工地扬尘问题依然严重,督察整改不严不实。督察组随机抽查发现,临泉县部分建筑工地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规定,扬尘污染管控粗放。督察还发现,临泉县港口码头、物料堆场等也存在大量问题,县域扬尘污染愈加严重。其中临港综合物流园内砂石堆场普遍未覆盖,砂石装卸未采取任何抑尘除尘措施。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淮南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发现,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以下简称现代煤化工园)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松懈,部分企业环境问题突出。该化工园根据环评要求,需执行污水“零排放”。园区虽已建成1万吨/日综合污水处理厂,但部分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尚未建成,加之工艺无法满足需要,园区部分企业污水无法进入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实际处理负荷仅为设计处理能力的3%,进水量不足,无法正常运行。该化工园区泄洪沟入淮口距淮南市东部城区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上游仅8公里,同时位于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区域生态环境敏感。但园区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违反污水“零排放”要求,将大量污水排入园区泄洪沟。对泄洪沟采样监测结果显示,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9.2倍,影响淮河水生态环境安全。
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6月督察淮北市发现,烈山区推进淮北永峰矿业有限公司尾砂问题整改工作不力,默许其违规回填尾砂,周边村民反映强烈。永峰矿业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秦楼村,其尾砂库库坝无防渗措施,且尾砂堆存超过地面6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曾被督察。针对督察指出的问题,烈山区制订了整改方案,但永峰矿业依然违规将外运尾砂回填至古饶镇双河村小刘家庄废弃取土坑内。至督察时,原占地约62.8亩的废弃取土坑,已被深挖至约5米,运至现场的4.1万吨尾砂,已有约3万吨被回填至坑内,督察人员在坑内取水采样监测,部分污染物超标。6月2日,督察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永峰矿业整改未达要求,尾砂周转池内尾砂堆存高度仍大于6米,验收销号不严不实。督察人员还发现,尾砂堆场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在永峰矿业厂区总排口外农灌沟渠内取样监测,部分污染物超标,环境问题及安全风险隐患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省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一些地方对督察整改存在侥幸心理,有关部门履职尽责不力,对违规项目“开绿灯”,信访核查不严不实,对整改问题验收销号把关不严;部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安全隐患突出。对环保督察中发现的问题,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赵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