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太湖县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太湖公安坚持把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置于公安工作优先位置来抓,按照省公安厅、安庆市公安局决策部署,统筹力量资源,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实体化、实效化、常态化。
做优顶层谋划,确保整体推进环环相扣。组织领导有力度,局党组会议多次听取“一村一辅警”推进情况汇报,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主要领导审定“一村一辅警”人员名单,定期调度督导,打通工作堵点。制定“一村一辅警”工作实施方案和警力配备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工作推进有章法,组织专班深入调研,召开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全县派出所的工作意见,对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点对点帮扶指导,统一思想认识,对症下药、解疑释惑。警力来源有保证,用足用活辅警编制资源,积极主动对接县编办,去年以来累计招录143名辅警,在警力分配上向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特巡警大队倾斜,从严控制基层辅警借用、调动,保证驻村辅警的人员稳定性。
做细力量统筹,确保警力配置村村覆盖。太湖县共有174个行政村,通过精心实施“三个一批”计划,“一村一辅警” 配备率达到100%。机关选调一批。按照“派出所辅警到辖区偏远村、交管辅警到交通隐患路段所在村、特警到治安复杂村”思路,从交管大队农村中队、特巡警大队共选调63名辅警下沉农村,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在全市率先完成配备工作。交流轮岗一批。充分考虑驻村辅警的工作艰苦性、特殊性,按照“专业对口、就近安排、按需调剂、动态调整”原则,对身体健康和业务素质不能完全胜任基层工作的辅警进行轮岗,选拔29名热爱基层工作、乐于吃苦耐劳的辅警充实到农村一线。就地配置一批。充分发挥派出所主体作用,挖掘内部潜力,综合考察辅警各方面能力素质,在16个派出所中选配111名辅警进驻偏远村,接最难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
做精基层治理,确保责任履行落地落实。驻村交通管理辅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督促镇村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与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联勤联动,紧盯春耕春种、婚丧嫁娶等重要时段和学校、茶山、屋场等重点部位,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和路面交通违法劝导,进一步织密农村交通安全防线。紧密结合社会治安形势特点,驻村辅警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户,就地就事就对象进行防溺水、防诈骗、防事故等普法宣传教育,配合派出所开展向群众报告工作、平安建设大宣讲等活动,把法治教育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深入排查化解矛盾,强化“驻”的优势和“近”的便捷,建立与警民联调、村治保会沟通协作机制,第一时间发现掌握邻里纠纷、婚恋纠纷、林地纠纷,做到情报信息灵敏、调解工作及时、现场处置快速。
做实保障体系,确保跟进措施有力有效。强化经费保障,在已经落实辅警人均5.5万元经费纳入县财政的基础上,主动对接财政部门,争取参照包村民警每月200元交通、伙食补助标准落实辅警驻村专项经费,逐步形成驻村辅警“沉下来”“干下去”“能安心”的良好局面。强化实绩考核,严格遵守“四不准”原则,将驻村辅警单列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适当增加优秀比例。重新修订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考评细则,对考核成绩位居前三位的派出所,除给予民警嘉奖指标外,对驻村辅警同步予以表彰奖励,激励辅警争先创优,积极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强化后勤保障,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支持配合,通过腾挪整合,已在村活动中心预留40间办公场所作为驻村辅警办公场所,把原有15个村警务室与辅警工作室整合办公,其余驻村工作室正在紧密对接落实办公场所。强化“五有保障”力度,174名驻村辅警全部配齐服装,新采购300套棉被、三件套的值班被装,下发至基层所队。(马松 记者 陶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