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昨天那么热,你们一直跟着忙前忙后地,事情解决了,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7月20日,当事人张某刚冒着大雨手持锦旗来到蒙城县人民法院板桥法庭,向办案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
这是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原告张某刚与被告张某辉本是堂兄弟,但因张某辉建房时二楼房檐多占了张某刚一侧几公分,导致亲戚变为对簿公堂的原、被告。案件已经由基层组织调解多次,期间达成了调解协议,但张某辉一直不予履行,使得案件迟迟不能了结。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侵占的土地范围究竟是多少,原、被告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
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办案法官首先告知双方当事人去调取原始的土地登记档案以供查证,同时联系各方于7月19日下午到涉案地进行实地丈量。为了保证测量公平、公正,除了原、被告,办案人员把原、被告双方的父亲也请到了现场。因为这起纠纷,这对亲兄弟之间也产生了隔阂,而这次测量及调解正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机。另外,办案人员还邀请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共同见证行动全过程。
测量当天,高温难耐,整个测量、调解过程从下午3点持续到晚上7点30分,期间原、被告不时发生争吵冲突。面对这种情形,庭长张明认真负责地指导测量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兼顾当事人情绪,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说理、劝解。经过实地测量,张某辉的二楼房檐实际侵占张某刚家3.5公分,其本人作出了排除妨害的承诺,并在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同时还愿意赔偿因之前盖房对张某刚家墙面造成的损害。最终,这起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3.5公分,在距离上微不足道,但却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蒙城县人民法院板桥法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枫桥式人民法庭”。(李秋诺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