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手把手”帮助受援人拿到工伤赔偿款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07-26 11:12:51

一次意外,他走上工伤维权之路。一次援助,不仅让受援人获得应有的赔偿,更让法援工作者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一面锦旗,见证一段法援情。7月19日,记者从六安市舒城县法律援助中心获悉了这面绣有“敬业正直为民解忧”锦旗背后的故事。

意外受伤致左脚骨折

2021年10月14日晚10时,舒城县某能源公司里传来一阵响动。轰然倒下的电池储能柜,重重地砸在了工人朱某某的脚背上。工友们惊叫着赶来,帮忙搬走压住朱某某左脚的柜子。看着跌坐在地半天起不来身的朱某某,工友们准备联系车辆送他去医院检查。“这么晚了,就不麻烦了,明天再说吧!”朱某某忍着疼痛,用颤抖的声音拒绝了工友们的好意。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休息一晚就不疼了,明天还能照常去上班。

850ad87f-ac60-4f34-afef-ba6789d02c36.jpg

朱某某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除了妻儿,还有年近七十且体弱多病的岳父。妻子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虽然也想出去打工贴补家用,无奈分身乏术。于是,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都落在了朱某某的身上。

2021年2月22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朱某某入职该能源公司,从事普工工作。双方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公司依法为朱某某缴纳了社会保险费用。朱某某对待这份工作十分认真,做事勤快又肯加班,每个月工资有5000多元。对朱某某来说,一个月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收到工资到账的信息,“这个月的家庭生计能勉强维持下去了。”

然而,受伤的朱某某未能如愿以偿,当晚,他被左脚的阵阵剧痛折磨得彻夜难眠。次日,在车间组长的陪同下,前往舒城县人民医院就治。经诊断,朱某某左足第一跖骨骨折,医生建议进行保守治疗。朱某某谨遵医嘱,休养了两个月后前去医院复查,医生表示,还要继续休息一个月后,再到门诊骨科复诊。朱某某小心翼翼地询问医生,能不能回去上班,医生严肃地回答他:“你在想什么?你现在这种情况,稍微剧烈一点的运动都要避免,更别提回去搬重物了,否则这么长时间的休养都白费了!”

维权无果向法援求助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花销却只增不减。看着妻子日渐憔悴的脸庞,朱某某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有工友告诉他,可以到县法援中心试试。朱某某心里燃起了一簇希望的火苗,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县法援中心,向工作人员倾诉心中的不解与无奈。在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工作人员告诉朱某某,他的情况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县法援中心本着“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原则,当日受理当日指派了韩旭律师承办此案。“你的证据材料比较齐全,按照程序办理一下申请手续,剩下的交给我们就可以了!”

在法援律师的指导下,朱某某申请了工伤认定,舒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予以认定工伤决定。随后,其又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六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会员鉴定其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十级。虽然无生活自理障碍,但朱某某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承担高强度工作了,每到阴雨天,左脚阵阵酸痛。

治疗期间,公司按照1800元的基本工资标准,给朱某某发放了三个半月的薪水,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今年2月5日,春节刚过,积雪未消。朱某某急不可待地回去上班,向公司提出希望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遭到拒绝。2月21日,一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双方续签了劳动合同。然而近两个月过去,朱某某却迟迟没有等来工资到账的信息。

据理力争为弱者发声

为充分保护朱某某的权益,加之当时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韩旭律师建议朱某某收到二、三月工资后再启动法律程序。朱某某听从了律师的建议,于5月5日向公司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并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庭审前的沟通过程中,双方在停工留薪期的平均工资计算标准上再起争执。在韩旭律师的据理力争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一次性赔偿朱某某停工留薪期待遇、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交通补助等共计44500元。朱某某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拿到了赔偿款。为表达谢意,朱某某特意制作了一面鲜艳的锦旗,赠送给县法援中心及援助律师。

记者手记:“敬业正直 为民解忧”,这八个字是荣誉,更是鞭策。锦旗虽轻,敬意尤重,承载着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认可,激励法援工作者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整体服务水平,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和“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胡姜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