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六安市司法局联合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信访人邓女士听信好友刘女士鼓动,为了赚取高额利息,从自家拆迁款中拿出26万元借给刘女士,刘女士随即将多方筹来的70万元转借给生意人程某,寄希望于程某赚大钱后给予高额“回报”。但事与愿违,程某破产,刘女士不仅希望破灭,还要面对邓女士及其他债权人的债务问题。此案仅仅是刘女士众多债务纠纷中的个案,此前刘女士的儿子张先生为其偿还了不少债务,但刘女士的债务却像“无底洞”一般无法填平,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破坏了家庭和睦。加之信访人邓女士一家人要债心切,与张先生发生摩擦,故张先生对母亲的债务问题不再理睬、不予负责。由于刘女士本人没有还债能力,信访人邓女士认为要债无望,当前生活又陷入困境(自己生病需要治疗,大儿子患病需要手术,一家人没有稳定收入来源),遂决定信访讨债。
六安市司法局接到该信访件后,于5月10日联系信访人了解基本情况,并研究调解方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实际情况,该局与市信访局决定由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下属的“老朱信访调解室”正式接手该信访件。
老朱调解室通过多方调查、联系、沟通,摸清了该案件的缘由和“堵点”,六安市司法局出面约谈债务人刘女士之子张先生,将其作为解决该纠纷的突破点。最终张先生愿意摒弃前嫌,克服自身困难,站出来为母亲解决债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在市司法局和老朱调解室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反复沟通,多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按照“首付”5万元尾款分三年还完的方式偿还债务。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六安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专题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安市司法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群众利益诉求转化工作,认真办理群众诉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部署、同安排,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目前已建成百姓评理说事点486个,全市百姓评理说事点共收集社情民意线索1204条,化解矛盾纠纷1743件。(六安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