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山市交通运输局按照黄山市加快交通强市建设、打造枢纽之城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亮点纷呈。
项目建设“过半”。上半年完成投资31.44亿元,占年计划48.5亿元的64.8%,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6.6%。黄千高速、德上高速池祁段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建成通车;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稿完成;G530黟县县城至休宁东亭段公路改建工程县城至叶村段完成招标谈判和合同签订,预计年内开工建设;世界遗产旅游风景道已完工,名山秀水、环太平湖、醉美218、皖浙1号线4条旅游风景道建设加快推进,世界遗产风景道、皖浙1号风景道入选首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公铁客运一体衔接更加便捷,黟县高铁综合客运枢纽、黄山西站客运集散中心、祁门南站旅游集散中心与在建高铁同步建成、同步运营。
乡村振兴“给力”。完成“四好农村路”提质改造工程79.687公里、村道安防工程119.757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228.542公里、危桥改造工程19座,并通过县、乡、村三级共783名路长及152名乡村道路专管员上半年7万公里的巡查;黄山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申报、“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提升工程,改造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1座;开展县到乡到村的邮件报刊、小件快递代运服务,实现农村客运与物流行业“资源共享、业务互助”。
行业治理“稳升”。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行政处罚案件835起,办结率100%;30个治超非现场卡点、5个源头治超点,形成全市科技治超“天眼”网络。制定《黄山市巡游出租汽车行业形象提升工作方案》,投入资金200万元,改善硬件设施,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开展“两高一场”整治提升行动、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和重点流域岸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探索实施“信易批”应用场景,通过信用承诺等方式为信用优良的诚信主体开辟“绿色办理”通道;全方位推进跨省通办,落实海事新发布事项和下放事项承接办理。
运输服务与疫情防控“先行”。全市447个建制村实现了公交通达,通达占比达66.22%,基本实现“出门就是水泥路,抬腿就上公交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物流运输服务;在休宁县实行疫情防控静态管理后,调拨应急转运运力100台、4402客座支援该县应急转运工作,共运输464趟次,转运13845人次;组织普货运输车辆71台、冷链运输车辆10台、油罐车20台,保障群众物资供应。未发生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事故。(鲁进保 叶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