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草帽情长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08-12 17:22:08

如果说,田野里的禾苗是一幅碧绿的画,那么在田间戴着草帽劳作的农人,便是烈日下移动的风景,是乡村最灵动的诗行。

草帽属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长年累月与农人风雨兼程。一顶草帽,就足以扮美他们的曾经,温润他们的流年。

麦收或“双抢”时节,大人们都弯着腰在田里劳作,不说话,只有镰刀“嚓嚓”的收割声。此时,谁家有事,孩子跑到田畈上来找,跑倦了,就站在远处连喊了几声家人。人群中立马就站起一个人来,瞅了一眼,发现是自家的孩子,忙将草帽取下来挥舞着回应。当年我就是这样找过母亲,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情景却一直未曾忘怀。

刮风了也是需要草帽的时候。比如扬场,面对面站几个人,手握木锨,铲起晒干的稻谷,借风向上一送,稻谷哗啦哗啦像雨点一般落下来;逆风中,必有少量稻谷溅落到头顶,若无草帽遮挡,定落个满头满身;要是落进眼里,那就麻烦了。有了草帽遮头,就可以避过这些隐患。扬场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特别高兴,收获的日子,心情自然舒畅。

农人出门干活,除了带上农用具,再就是草帽。有的人刚出门总要习惯性地问一句:草帽呢?其实草帽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从外面回来,随手脱下草帽,挂到墙上或常搁的某个地方,接着拿起桌上的抹布,拍打几下身上的灰尘,方才歇下。

对于庄稼人来说,爱土地、爱粮食、爱耕牛、爱农具,是他们的天性。可对草帽的情感和珍惜也溢于言表。许多农人宁愿身上淋雨,也不肯用新买的草帽遮头挡雨,因为新草帽被雨淋湿了,就会发霉发黄,过段时间,黄草帽又变成了黑草帽,既难看又减少使用寿命。记得有一年“双抢”,午后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生产队里几十个男女劳力正在收割早稻,突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大作,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田畈中没有躲雨的地方,大家又舍不得用帽子遮雨,纷纷用稻草将草帽遮盖得严严实实,以防雨淋,唯独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竟将前几天才买回来的崭新草帽戴在头上遮雨,有人朝小明大喊:“快把草帽取下来,别淋湿了……”可小明却当没听见一样,仍然站在那里,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因为家里条件尚好,一顶草帽对他来说并不稀罕。生产队长见状,声色俱厉地朝小明吼了起来:“我知道你家条件好,可也不能随意糟蹋呀,我们辛苦劳作好多天才换来一顶草帽钱,农民是多么的不容易,年纪轻轻的就养成浪费习惯。怎么就不学好呢?”小明这才赶紧将草帽取下来藏到草垛里,顺手拿起一把稻草遮在头上。

我还想起曾得到过草帽奖励的一件事来。16岁那年,我白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伏在煤油灯下写广播稿。记得我写的第一篇稿子的题目是《××大队全面完成早稻插秧任务》,在县广播站全县新闻节目中一经播出,立马在全大队引起了轰动。大队书记在田间找到我,当着全队社员的面表扬了我一番,鼓励我多写稿,写好稿,并说还要奖励我。没过几天,书记亲自将一顶精致雪白的草帽送到我手中,帽子上面有一枚红色五角星和“劳动光荣”四个红色大字,看起来十分抢眼。这下可把我乐坏了,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我将这顶珍贵的草帽小心翼翼地挂在堂屋一处显眼的地方,路过我家大门的人,一眼就能望得到。平日里我哪舍得戴这顶帽子呀,只是每次到县广播站送稿时才戴上它,大队通知我开团支部会议的时候,也有模有样地戴上它。平时就挂在墙上,进门出门都要望上几眼。结果,这顶帽子一直戴到确实不能戴了才放手。这是我平生戴的质量最好、时间最长的一顶草帽,也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羡慕的目光,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岁月悠悠,草帽情长。质朴本真的麦草帽,就像开在乡野的花朵,鲜活而美丽,清新而悠远。亦如过时的老磁带,繁华散尽后,仍然穿过岁月的长河,唱出怀旧的音符,留下不灭的印记……(檀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