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带着对受灾群众的深切牵挂、带着对颍淮儿女的关怀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踏上颍淮大地,第一站就来到阜南王家坝蒙洼蓄洪区。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王家坝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变化?蒙洼的平安建设情况如何?乡村振兴在王家坝如何落地生根?8月10日,记者再次来到王家坝镇探访。
安置小区内一片欢声笑语
立秋后的蒙洼滩涂,庄稼一望无垠,各种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波光荡漾,鸟语花香,庄台人家、小区楼宇掩映其间。阜南县王家坝镇保庄圩西南方向的该镇迁建安置小区里,一片欢声笑语。
清晨6时许,今年第一批次即将乔迁新居的202家庄台农户,早早地来到分房现场,在镇水利站站长郑继波的引导下,以分组抓阄这种最纯朴的方式,唱报各自的房号,惊喜声此起彼伏,给蒙洼这个普通安宁的日子,平添了许多生机。据了解,根据迁建计划,从2018年开始,分四个批次从庄台迁入安置小区1600户,目前已经入住两个批次共计535户。安置小区的楼房,也从多层住宅,过渡到电梯小高层。把庄台人家,陆续安置到保庄圩小区,这也是总书记考察王家坝时牵记关心的一件大事。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王家坝镇保庄圩安置小区走访。现年72岁的程庆生,说起在现在的好日子如数家珍。程老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夫妇在苏州打工,孩子在当地读书,并购房落户;二女儿夫妇在县城安家陪孩子就读;儿子全家在无锡打工,农忙时协助老父亲一起打理家里的几亩田地。住在楼房的程老汉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舒坦的好日子。说起小区的治安情况,居民们异口同声地说:警察天天见,刚刚还在凉亭前宣传反电诈呢。
阜南县公安局王家坝公安派出所所长刘品清和淮上社区民警郁春峰正在统计警情数据:全镇辖区连续三个月未发生一起涉诈案件,未发生一起涉毒案件,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2021年6月29日,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揭牌,此前王家坝闸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所专门抽出警力,成立王家坝闸综合警务室,全方位做好保障服务。
日子红了饭碗更稳了
时值高温酷暑天气,记者从保庄圩采访出来,步行到红亮箱包厂,满面春风的负责人王恒亮亲切地引导记者,到他忙碌的生产车间里参观乘凉。宽敞的车间里,配置了四台柜式空调,每个工作台前,还配有一台电风扇。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受到上海疫情影响,一直出口红亮箱包厂箱包的上游公司停工几个月。两年来,王恒亮始终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希望企业克服困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面对疫情,红亮箱包厂全体员工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该厂灵活机动地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如期完成订单,扩大生产战果。今年上半年该厂的销售额仍接近800万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车间女工刘莉家住坝梗上的崔集村,她上有年愈古稀的公公,还赡养着一个单身婆叔;47岁的丈夫患脑出血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三年前,她家被村里认定为困难户。刘莉这些年在红亮箱包厂务工,由于她做事勤快,手脚麻利,早晚照料好家庭后,见缝插针地加班加点工作,计件工资平均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最高月份可拿到5000至6000元。她有两个孩子,老大是男孩,高中毕业后在南方打工,每月工资也有几千元;女儿在阜南县城读高二,明年迎接高考。全家六口人,虽然上有老人,下有病人,但收入还不错,原来的帮扶政策继续保留。停下手头活计的刘莉跟记者拉起家常,笑容满面。
“芡实香”里话丰年
王家坝镇郑台孜庄台东面李郢村有一片面积达530亩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呈锅底状,当地人称它为马湖地。水来它就淹,水走它就旱。王家坝保庄圩的村医任超是个有心人,他利用自己在街上开药房,手头相对宽裕的优势,承包了这块不受待见的土地。任超在镇政府帮扶下,向银行贷款一部分,果断投资200余万元,全部种植水生芡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蒙洼蓄洪区芡实基地考察时说:“芡实很好,可以袪湿。我们北方没有。”
颇有经营头脑的任超,更加坚定了投资种植芡实的信心。他自主购买挖掘机,用两天的时间,花两千元柴油钱,就解决了其他农户要花上近十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深耕翻泥任务。仅这一项,就省下2万多元。在去年丰收尝到甜头的基础上,他又花9万元邀请天长市种植专家亲临指导;自己又远走浙江、江苏考察学习技术,掌握了芡实高产最前沿的核心种植技术。
8月16日,开镰收割第一茬。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可以像割韮菜一样,多轮收割芡实。由于鲜芡实果籽价钱是成熟果籽的四倍以上,任超今年专门建起两座小型冷库,购置了真空密封机,让小包装芡实进入超市和商场。在谈到生产时,这个48岁的汉子一连串地夸党的富民政策好。他说,530亩田里的水,只要旱了,跟镇水利站打个电话,马上就从淮河里提水到支渠,然后,就直接分流到自己的芡实田里。如果发生涝灾,也可以第一时间由镇水利站采取排水措施。接天连地的一片碧绿里,芡实园园的叶子之间,荷花骨朵般的令箭果实次第排列。给这原本就美丽的蒙洼,再添了几抹靓色。
阜南作为农业大县,在乡村振兴的大政方针指引下,一直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阔步前进。来自该县的相关资料显示,全县已安排衔接涉农资金4.6亿元,批复项目202个。“家乡好就业”2022年阜南县直播招聘会总计五场,共有62家企业参与,累计招聘岗位人数5600人。启动实施就近就业工程,新增就近就业5164人,开发各类公益岗位3891个。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企业65家、产品72个,阜南橄榄蛏蚌、阜南莲藕、阜南芡实、阜南辣椒获得“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截至2022年5月,该县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4亿,同比增速39.4%,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64个美丽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完成了30个城市社区及107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改建)任务。2022年全县农林水事务预算101928万元,较去年增加11009万元。
阜南县依托蒙洼自然生态,以王家坝精神为主导,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弘扬千百年来先辈自强不屈的抗洪精神,突出“国闸、湿地、庄台、柳编”四大旅游形象,将“千里淮河第一闸、百里蒙洼庄台乡”打造为红色旅游亮点。
平安宜居,美丽蒙洼。这里有牺牲和奉献,更有诗和远方。(记者 李斐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