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界首市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拓宽格局,转换服务理念,盯住时间节点,提升工作效能,做足准备,把司法资源和法律援助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界首法律援助品牌。
该局强化窗口文明建设,亲情打造便民服务设施,充分体现法援情暖,让前来咨询的群众在这里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体贴。把法律援助中心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便民服务窗口,安排专业律师在窗口值班,提供专业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在各乡镇村社增设基层窗口,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职能成效,发挥好宣传政策、收集信息、转递申请等功能,开展创建示范工作站点活动。进一步发挥工、青、妇、残等工作站点方便、快捷服务困难群众的作用。完善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立与民政、人社、残联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网上审查、审批和指派、结案和归档等流程,提高法律援助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同时,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刑事法援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合理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援助人性的光辉。强化律师值班制度,在法院诉讼中心、检察院案管中心、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律师定期值班,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成效。完善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联席会议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月通报制度,注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严格把握承办案件律师的资质条件,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援助服务。成立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志愿团,指派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
在此基础上,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规范办案流程,监督每个工作环节,办人民满意的法律援助,确保群众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严格执行案件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阜阳市法律援助服务标准》,统一卷内各项格式文书,提升案件归档的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加强案件档案管理,提高结案率。规范法律援助案件流程,从指派案件类型、案件性质、法律援助人员专业特长、当事人意愿等方面,对案件审查和指派行为进行规范,对影响案件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与控制。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法律援助优秀案例评选表彰活动,每月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回访、旁听庭审活动,做到案件回访率100%,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逐步实现办案流程质量监督规范化和常态化。深化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确保精准法律援助,让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享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对农民工等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的服务水平。根据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未成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不同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提升援助的专业化水平。联合工、青、妇、残联、人社等部门以及媒体,共同开展专项法律援助活动,提高特定群体法律援助质量和社会效果。加强与武装部联系,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等活动,简化审查程序,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郭洪华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