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怀宁县在外省返乡及关联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5例异常样本,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决定当日13时起,在全县实行临时性管控措施。
早上7点,县教育局在党建群发出第一份通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今天起停止上课、托管和培训活动。上午9:40,怀宁县教育局发出第二份通知:请各校行政人员即日起全员到校在岗。下午2点,怀宁县教育局发出“急需征用30台笔记本电脑”和鼓励在岗教师到一线抗疫的通知。
小区封闭管理、机动车限制上路、居民储备一周生活必需品……各种防疫信息在手机里闪烁不停。
下午2点,怀宁县平山镇中心学校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邬金宝校长为组长的25人志愿者服务队,其中包括58岁老校长、9名中心学校行管人员和多名居家休假的普通教师。这些“小人物”背后,都有一份舍己为人的大担当。
58岁的范方文是平山镇范祠小学的老校长,近日正在入户宣讲范祠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为就读困难的群众排忧解难。接到疫情防控的消息时,他正好在下面的“三合”村民组里,立马将布局调整政策的宣讲改为核酸检测宣讲,不到半小时,“三合”村民组的居家群众跟着他集中到范祠村核酸检测点排队检测。
“范校长这效率让我惊讶!”村支书丁杏桃竖起了大拇指。“丁书记,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行以贯之’。”范方文校长笑着说道。
程广结、朱德民、汪根发、何承志、刘胡俊、刘伟昌、程炎是中心学校的行管人员,下午3点他们分别到达石牛村、汪岭村、大塅村、大洼社区、平山社区。口罩、印有“防疫工作”字样的红袖章,“志愿者”服装,这是“标配”。40多度的高温,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这是“常态”。“小朋友,把头抬一下,嘴张开,好,你真棒。”“大妈,您把口罩往上推一点,这样更方便。”“老爷爷,您没有智能手机,可以刷身份证的。”这是“工作语言”。
夜幕渐渐降临,各村的检测队伍还是犹如长龙,从室内到室外百余米,检测的群众还在陆续赶来。志愿者和医务人员、镇村工作人员一样,顾不上喝一口水,谁也没有提及吃饭,似乎都没有感觉到饥饿早已袭来。排队,登录,检测,下一个,登录,检测,循环往复。“今晚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一定要完毕!”
夜色如墨,东方欲晓,各村部的灯火显得格外通明。“下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正是这些累瘫在长椅上,累趴在电脑前,累躺在工作台上的“守夜人”,用坚守点亮夜晚,用温情传递大爱,用奉献守护安宁,用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共同抗击疫情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朱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