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阜阳颍泉区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来源: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余波 阅读量:10000 2022-08-30 08:37:46

8月26日,记者从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颍泉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3倍,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泉北新城加快建设,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来,颍泉区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开拓奋进,74.8万颍泉人民用3600多个日夜的不懈奋斗,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的壮丽篇章。

颍泉区地处阜阳主城区北部,人民路、颍州路两条主干道贯通辖内南端人口密集区。这里是阜城繁华的商贸中心——人民路商圈的所在地,风景秀丽的泉北新城加速崛起。事关阜阳I型大城市建设的京九铁路阜阳北站、徐淮阜高速、淮宿阜城际铁路、阜城东北大外环、引江济淮工程等重大项目布局在颍泉境内。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9.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54.4亿元,十年增长1.83倍。

十年来,颍泉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力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以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为重点的主导产业,按照“3+N”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个产业方向,吸引安徽世阳光电、安徽智磁新材料、阜阳攀业氢能源、安徽地势坤、爱谱华顿、隆能科技等一批国内优质企业落户颍泉,工业经济呈现集聚发展良好势头。

2017年,颍泉区获评全省制造业增速十快区。2021年,颍泉经开区(原阜阳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入驻项目15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建成“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多个创新创业基地。

加快发展,交通先行。位于颍泉区周棚街道的阜阳北站,是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京九线上最大的一等路网型编组站。2019年9月,阜阳北站改造扩能主体工程竣工,日均作业车辆3.3万辆、日均解编1.5万辆、日均交换1400辆,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现。

阜阳生态园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四项国家级称号;实施了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2021年,全区接待游客265.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4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47.7%、55.6%。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与幸福生活需求。截至2021年,按照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完成122个村(社区)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覆盖率达98.38%。获评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等称号。

与此同时,泉北新城加快建设,颍泉区城市征迁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作获得2019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2平方公里。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颍泉区城镇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为29.66万人,城镇化率49.59%,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颍泉被确定为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十年来,颍泉区商贸物流产业总投资超过140亿元、总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1个,被确定为全市“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区域示范领跑区。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亿元,居阜阳市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0:31.2:56.8,第三产业在颍泉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巩固。

十年来,颍泉区乡村旧貌换新颜,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新修农村公路2657公里,37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示范村通过验收,获评2019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称号。闻集镇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闻集镇刘小寨村入选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葛桥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