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兑现能否“一诺千金”?从芜湖一地试点,到全省实施专项行动,一场攻坚战就此打响。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去年5月起,我省在芜湖市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促进政府守信践诺取得较好成效。今年4月,全面推广芜湖试点经验,在全省组织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截至7月底,省委依法治省办汇总梳理形成专项行动问题总清单(第一批)共1447件。
“真金白银”到账助企发展
“你去兑现了吗?到账了吧?”去年以来,这两句话成为芜湖部分企业负责人见面时的问候语。
芜湖映日科技公司与芜湖经开区管委会于2014年签订项目投资合同,合同约定了高级人才奖励的内容。2021年3月,映日科技公司按照投资合同约定,向经开区管委会申请一位高级管理人员2019年度股权交易收入事项纳税的财政奖励。但因政策调整,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兑现过程中存在顾虑。试点工作启动后,经开区管委会组建专班,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参与论证,认真研究项目投资合同条款内容及相关高级人才奖励政策,最终依法确定兑现映日科技高级人才奖励88.66万。
“如此快速的兑付,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芜湖飞科电器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淑迎通过新芜经济开发区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申请的一笔近16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即时得到了兑付,让企业感受到了有速度的政务服务。
谈到试点工作带来的变化时,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管胡慧君也深有感触:“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企业。而且,政策兑现程序简化了很多。”
试点工作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芜湖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改变了过去有诺不践、延迟兑付等惯性思维,增强了政府部门政策供给的连续性和政策兑现的严肃性。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投资2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项目落户当地,创造了“半个月签约、一个月开工、半年内投产”的芜湖速度。
亳州市坚持“谁签约谁兑现、谁受益谁兑现”的原则,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与此同时,全面组织清理惠企政策涉及的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厘清政策边界和时效。目前,已梳理排查出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60余件,并由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对以上文件逐一审核论证,及时废止重复过时政策,确保惠企政策合理合法、企业应享尽享。
滁州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排查公共政策兑现和履约践诺事项122个、兑现政策资金超3200万元。二季度,该市“经济运行”评议得分蝉联全省第一、为企优环境居全省第一,聚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将心比心”推进问题解决
公共政策兑现、政府履约践诺事关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推进存量问题解决,是试点工作和专项行动能否获得企业和群众认可的关键。专项行动启动之初,部分基层干部迟疑不决,“既怕不彻底干,企业、群众有意见;又怕干彻底了,政府无力应对。”面对基层畏难情绪,我省多地高位推进,敢字当头,以攻坚之勇的决心换取群众的信心。
据统计,截至7月底,各地按照“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具备条件的立即兑现履约;暂不具备条件的限期兑现履约;权利义务关系有争议明晰责任再兑现履约”等三种方式,已主动及时兑现527件,兑现资金近17.89亿元。
同时,在专项行动中,我省将未结案件执行纳入其中,积极配合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动对接省财政厅,加大督促调度力度,采取多项举措化解复杂个案,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推动118件未结执行案件执结110件。
在消化存量的基础上,各地严格控制增量。芜湖搭建“惠企政策网上超市”,促进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通过实施数据协同、信用承诺的在线兑付模式,推动政策在线申报“零材料”、政策审批“零人工”、在线兑付“零等待”。亳州打通政策制定、申报、兑现等环节的“梗阻”,有效解决企业看不明白、不会申报以及审批较慢等问题。
1至7月,全省依法主动及时兑现各类政策,涉及中小微企业资金达37亿余元。
“闭环运行”保障履约践诺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8月26日上午,全省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推进会在芜湖市召开,副省长王翠凤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开展问题摸排“大起底”,加快建设公共政策兑现平台和合同协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实现公共政策发布、解读、申报、兑现、查询、投诉“闭环运行”,通过组建专家团队、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免费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请兑现和权益保障服务。要规范政策制定和合同签订,做到合法合规、量力而行、立新废旧、精准有效。要落实各市县主体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和督查考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姜明表示,省委依法治省办加强与省数据资源局对接,目前全省公共政策兑现平台基本完成了主要功能的开发,已经在试运行;全省合同协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也正在加速研发中。
据了解,我省依托“皖企通”建设公共政策兑现应用平台,已累计发布1636条政策、上线“免申即享”类政策服务2364项、“网上申报”类政策服务2429项。
另悉,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地兑现公共政策资金普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弥补市县财力缺口,支持市县兜牢“三保”底线等重点支出需要;严格资金使用监管,动态监控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修订完善财政直接融资奖补政策,简化兑现流程,加快资金给付速度。
以服务高地打造发展热地,以环境优势塑造竞争优势。我省以推进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可预期可信赖的营商环境。(徐永杰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