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临泉县人民法院官方微博专门发布喜报,该院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李煌真被省高院授予“全省审判业务专家”称号。据了解,全省本次共评选出17位审判业务专家,李煌真是阜阳市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官。
李煌真在临泉县人民法院工作36年。从审判业务门外汉,成长为法院资深法官,一直坚持认真务实的布衣本色。他曾长期在县法院研究室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李煌真从没有过懈怠。他把审判业务总结提炼升华为理论,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这种反复的打磨过程中,李煌真对于审判业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相得益彰,齐头并进。
在生活中,李煌真一直认为,作为法官这个社会角色,特别需要自警、自重。为此,早在20年前,他就提出,法官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孤独性”理论。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岗位,就意味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适度“孤独”起来。千万不可呼朋唤友、四方应酬,否则,难免陷入多种人情编织的网中,很难保持司法的廉洁性。李煌真对自己的要求是,守得住初心,方得始终。他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为此,他要求自己践行党的宗旨,当好执法为民的表率;严格遵纪守法,当好清正廉洁的表率。对内“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情欲所动”,对外“不为权势所逼,不为名利所诱”。生活中的李煌真追求节俭朴素,内心追求本色回归。为此,他专门将自己的一些文章合集出版,书名就叫《布衣法官》。
在工作中,李煌真对业务的钻研总是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近十年来,李煌真担任行政庭庭长职务。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信访数量高、上诉率高。只要下判,几乎都有上诉,甚至双方都上诉,服判息诉率偏低。在这种压力下,作为一名行政审判的法官应该怎么办?从职责上来讲,既要监督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又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要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李煌真认为,必须把行政审判的质效摆在首位。除了学习,还要勤于思考,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积极探索行政机关败诉案件达到实质化解的路子。如李某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待遇确认案,对李某的民办教师的工龄,被告没有给予认定。合议庭根据争议焦点,结合该案查明的事实,确立了民办教师的工龄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龄的裁判规则,最后判决被告败诉。双方均未上诉的情况下,被告核实情况后对李某的退休待遇重新确认,李某表示感谢。此案成为该县处理这类案件的首例,也成为兄弟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判例。
与此同时,李煌真还通过适度探索行政相对人败诉案件,达到实质化解的方式。他认为法官的终极追求不是写过多少判决书,而是解决多少矛盾。如张某等兄妹诉县住建局、城关街道及相关第三人孙某某征收拆迁行政协议案,这个案件的难点在于张某兄妹有没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李煌真所在的合议庭在这个案件中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裁判规则,即在同一个家庭成员中,只要部分家庭成员甚至个别家庭成员与行政机关签订了征收拆迁协议,其他家庭成员不可再提起行政协议诉讼,要求撤销涉案行政协议。合议庭在裁定驳回张某兄妹的起诉后,对张某兄妹与第三人进行庭外调解,最终达成和解。上述两起案件都被安徽省高级法院评为2019年、2020年度“全省法院系统百篇优秀案例”。
2019年以来,李煌真结案361件,年均结案率达95%以上,没有一起案件超期审理。(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