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黄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成为杭州都市圈唯一的浙江省外城市;黄山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推进区域综合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在交通规划共绘、项目共建、行业共治、服务共享、协作共推等5个方面开展合作;印发《黄山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黄山市交通运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编制完成。
交通项目共建全面推进。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安徽段:全长25公里、总投资47.7亿元。我市多次与省交控集团沟通对接,积极做好该项目施工环境地方保障。目前黄千高速公路全线正在进行路基、桥隧施工,至2022年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1.99亿元,占总投资的67.1%,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推进长三角互联互通; “皖浙1号风景道”:全长100公里、总投资6.5亿元。一期工程85公里初步设计批复,其中35公里施工图设计批复,皖浙交界处(街口)至新安江街口大桥、南源口节点共4.7公里已完工,深渡镇漳潭至徽城镇南源口段12公里即将开工建设; 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对从屯溪三江口到歙县街口85公里航道进行整治,续建妹滩枢纽、新建柘林(杏村或花山)枢纽、沿江岸线码头、航道疏浚、王村大桥改建等,项目投资30亿元。2021年6月,交通运输部将该项目列入“十四五”水运规划正选项目,作为旅游航道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期限2023~2026年,中部地区内河水运工程补助标准为工程费用的65%。2021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皖政办〔2021〕12号),该项目列入“十四五”安徽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清单。正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底开工建设。
交通服务实现多元化共享发展。推进省际公交互联互通:开通“昌化-三阳高铁站”公交专线,切实解决了杭州市临安区与歙县三阳镇互联互通问题,方便两地群众出行。这是我市积极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动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际举措;通用机场建设:目前黄山区通用机场基本完成选址,黟县通用机场已启动前期规划。日前,省民航办、省通航中心委托省交规院民航规划设计院对黄山区、休宁、歙县、黟县通用机场预选场址净空环境进行了实地踏勘,为通用机场选址前期工作提供支撑;通用航线运营:黄山机场短途运输直达航线3条,分别为:黄山—建德、黄山—德清、黄山—镇江,视疫情情况起(停)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黄山机场同时为临时停靠的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商务休闲等通用飞机提供保障、维护等服务;应急救援:黄山机场与市应急管理局签订利用无人机执行应急救援任务协议,提升中心城区消防救援能力;航空运动:黟县宏村航空飞行营地项目,主要项目有动力三角翼、动力伞、滑翔伞、热气球、露营地,珩磨机飞行培训等;低空旅游:黟县西递直升机观光旅游项目,拥有西递-石林-西递、西递-宏村-西递、西递-宏村-石林-西递、西递-黄山风景区群顶峰4条审批飞行路线;持续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通黄山(渔亭)-浙江(杭州)洞渣公铁联运线路、黄山-塔什干中亚茶叶专列示范线路,对接黄山市绿色农产品、机械制造、化工行业等多个领域重点外贸企业。今年一季度,中欧中亚班列共开行黄山茶定制专列(黄山—合肥—塔什干)3趟,累计发送中亚茶叶82TEU,货重超790吨,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约20%,平均节省运输时间10天左右。已开通霍尔果斯出境口岸,形成了“茶叶专列”常态化运营。今年5月,黄山-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航线正式开通,相较公路运输,物流成本节省30%,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交通行业共治实现协作联动。加强省际协作:已签订“皖浙赣闽四省周边区域治超联动协议”。通过跨省治超联动,建立信息抄告、数据共享、联动执法等机制,有效遏制跨省、跨市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强化市域协作:与池州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实现异地执法互动,签订联合交通执法协议。与石台县、泾县、旌德县大队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加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交通协作进一步推进了杭州都市圈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推动黄山市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黄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