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把2022年确定为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今年以来,宣城市检察机关以“质量建设年”为抓手,以求极致的精神能动履职,努力把各项业务工作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做成品牌和亮点。截至目前,已有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5件案件被省院确认为典型案例,2件检察建议入选全省优秀检察建议,1个品牌入选全省基层院建设十大工作品牌,3个办案团队、2个集体、5名干警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心中有“数”在案件办理上提质增效
4月20日,宣城市检察院召开今年第一季度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议。会上,通报了各项检察业务数据情况。像这样的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议,宣城市检察院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旨在通过研判各项业务数据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的位次,促领先者不敢松懈怠慢,促居后者自我加压、迎头赶上。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数据“指挥棒”作用,发现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紧盯质效目标。
“数据”能看质效,见实绩。据省检察院通报:今年1至8月,宣城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监督方面,监督立案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监督撤案率、刑事审判活动违法监督采纳率三项数据均为100%;今年上半年,11项刑事诉讼监督指标均位于全省前七,7项位于全省前三,3项位于全省第一,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情况通报中给予重点表扬。除此之外,公益诉讼及民事行政检察的多项数据,同比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数据”亦可察作风,窥精神。宣城市检察院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时,必问业务数据。除此之外,两级检察院还以规范数据填录等,来加强案件质量管控,从严从实抓好办案质量。
手中有“策”在品牌树立中擦亮名片
今年6月,省检察院对2021年度全省10个基层院建设典型经验和10个工作品牌予以通报,旌德县人民检察院申报的“检惠民生”工作品牌名列其中。2019年,该院“刑事惩治+生态赔偿”获得全省基层院建设工作品牌,今年又一品牌喜上榜单,实现“一院两品牌”。
今年以来,宣城市检察机关以树品牌、创亮点作为“质量建设年”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谋划、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各基层院在品牌的挖掘、培树、推广中,更加注重总结和突出亮点,在比质效、比规范、比品牌上下功夫,以此带动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1日,由宣城市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的2022年市直机关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十佳”案例揭晓,宣城市检察院“温暖控申”品牌成功入选。作为检察机关的窗口,宣城市检察院机关控申部门承担着依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职能。“温暖控申”是宣城市检察院机关第一支部的党建品牌,该支部将“党建红”引领“检察蓝”贯穿到检察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党建政治、思想、作风、人才、创新引领作用,让党建品牌焕发新生机。
行之有“方”在案例培育中深耕细作
今年4月18日,最高检发布第三十六批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检首次以行政检察类案监督为主题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宣城市检察院办理的“安徽省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执行强制拆除违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行政处罚决定检察监督案”,作为其中一案例对外发布,供各地参照适用。
今年以来,宣城市检察院不断深化案例培育意识,努力提升案例撰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各业务条线的实践练兵,注重从检委会审议、检察建议评选、案件质量评查、具体案件办理等过程中收集精品案例素材,形成精品案例培育合力。
精品案件的办理,离不了办案能力的提升。为提升办案合力,宣城市检察机关成立了涵盖扫黑除恶、未检、知识产权等10领域的办案团队,市院领导和业务骨干作为团队负责人,为各基层院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提供业务指导或直接参与办理。知识产权办案团队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被省检察院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扫黑除恶办案团队办理的“501”重大涉黑涉恶案件,获最高检和省检察院表彰。(查丹 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