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榜样】“好人魏司法”的四件心事
——记淮北市烈山区司法局烈山司法所所长魏玉芬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0-12 11:16:01

“群众来咨询、来求助,都是关系切身利益的事,千万不能耽搁。”这是魏玉芬的座右铭。今年上半年,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的她,荣登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由此,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她为“好人魏司法”。

魏玉芬的心里,时常记挂着四件事: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处理、遏制苗头性事件,是当务之急的“要事”;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念兹在兹的“大事”;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是第一时间要化解的“急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拓宽视野创新思路,是她考虑的“新事”。

“三用”调解法倾心解民忧

十月的相城,处处沁润着桂花的馨香。置身其间,魏玉芬来不及细细嗅上一口,便驱车向东部新城建设处赶去。

烈山镇是淮北市东部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等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成为焦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也是一块块“试金石”,考验着当地党员干部的初心。魏玉芬敢于主动触碰棘手事,坚持用法、用情、用心“三用”调解法,倾听群众呼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为和谐稳定筑起“第一道防线”,守护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崛起之城。

烈山社区刘某于2001年出资购买了欧某的6间房屋,作为儿子的婚房使用,购房款当年已付清。2020年,该房屋被划定为棚改范围,欧某主张享有房屋坐落的宅基地使用权,要求刘某给予补偿。可时隔这么多年,房屋交易见证人已去世,双方各执己见,问题一时陷入僵局,且影响了棚改进度。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我相信,只要我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一定能协调好这件事。”魏玉芬数次上门反复解释拆迁政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坚持不懈,终于让双方之间的天平趋于平稳,促成调解协议的签订,一场纷争就此消弭。

为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魏玉芬带领司法所全体干警,打造出多元化解纷新平台,指导建成访调对接网络、征地拆迁纠纷专项调解室、婚姻家庭调解室、百姓说事点,以及以其个人名义命名的“魏玉芬工作室”。在司法行政第一线耕耘26年,由魏玉芬本人主持调解的纠纷案件达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化解复杂疑难纠纷110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标本兼治”厚植法治信仰

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只是治“标”,引导更多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有效避免或减少矛盾纠纷,方为治“本”。

榴园村里留有很多明清时期古石榴树,部分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打算把古树挖出高价卖掉。魏玉芬通过村里调解员得知此事后,分析认为单纯说“NO”,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她灵机一动,将之视作一次以案释法的好机会,专门组织就《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做巡回专题宣传,挨家挨户上门普法。一个鲜活的案例,胜过一堆道理。为更好达到普法目的,彻底杜绝砍伐贩卖古树的行为,在魏玉芬的精心策划下,烈山司法所组织拍摄了一部名为《古树风波》的微电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接地气、聚人气,魏玉芬是普法的有心人。她指导各村居建成42个法治宣传专栏、14个法治书屋、14个公共法律服务室,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内涵和途径。她以每月28日“人民调解日”为契机,择优选聘14名综治司法行政协理员、42名“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组织辖区调解员进行普法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灵活、高效、便捷的优越性,引导更多群众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作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她定期到校园开展法治讲座、举办“校园第一课”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的心中播种下法治的种子。

近三年来,魏玉芬带领司法所干警组织开展普法宣传5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9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她的带动下,烈山司法所影响力不断提高。去年,该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温暖打开特殊人群“心结”

烈山司法所平均每年接收社区矫正对象约20余名、刑满释放人员50余名。魏玉芬常说:“让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拾生活的信心,杜绝重新违法犯罪,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她用真情温暖社区矫正对象,坚持把政治引领贯穿于社区矫正全过程,将红色教育纳入集体教育中,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爱国情怀。为保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邀请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找出深埋心间的困扰,循循善诱,疏导不良情绪。

她以关怀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与村(居)沟通协调,建立帮教志愿者队伍,对安置帮教对象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教。近三年来,联合技能培训机构开展6次技能培训,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帮扶11名特殊人员未成年子女,通过“黄丝带帮教”活动开展20次心理集中教育讲座和专门辅导,帮助特殊人群积极融入社会。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神经末梢”。二十多年来,魏玉芬的肩上扛着党委政府的重托,心里铭记着人民群众的期盼,脚下沾满泥土的芬芳。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命的召唤如此强烈,她毫无懈怠奔走在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普法第一线、帮助困难群众第一线、教育关爱特殊人群第一线,她的信念如炽,她的初心如磐。(刘璐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