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讯 今年以来,宿松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减量控大”的目标,结合夏季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因地制宜,采取“五项举措”综合治理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全面预防交通事故保畅通。1至9月份,全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24.1%。
强力推动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年初,该大队对全县隐患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桥梁等路段开展多轮动态排查,共排查出隐患点96处。按照“三必上”、“五必上”的原则,对排查出的隐患点段逐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在取得专项资金107万元支持后,迅速进行整改。按要求完成了部局挂牌整治的墨两公路二郎刘坡路口(破界陆k2+750m)和坝滨线21km路段的隐患治理工作。完成山区临水临崖路段1263处503.776公里波形护栏安装,整改完成率达99.07%,降低了事故风险。
全力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营造交通秩序严管氛围。该大队抽调机关警力充实到一线,突出周末勤务、早晚勤务,把警力撒向路面。在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中,设立交通秩序严管街,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引导人车各行其道,防范城区交通事故;加大农村地区交通秩序管理力度,严查酒驾、超速、超载、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采取强硬措施报废农村道路上的报废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面包车和客车1600多辆,消除安全隐患;强化“一盔一带”整治,通过宣传、教育和查处等手段提高摩托车、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和安全带使用率。“百日行动”期间,未发生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因头颅受伤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整治辖区国、省道交通秩序,查处大货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规范道路通行秩序。今年上半年,该县国省道伤亡事故同比下降了36%;开展货车、三轮车违法载人专项整治。查纠货车、三轮车违法载人2650余起,现场暂扣小板凳、椅子260多条(个),在货车、三轮车上喷“严禁违法载人”宣传标语1800余条;城乡同步查酒驾。今年以来,采取异地联勤、交叉互查等形式开展酒驾查缉行动50多次,共查处酒驾400余起,有效遏制了涉酒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强化交通安全大宣讲,提升群众“知危险 会避险”能力。年初,该县推出了交通安全宣传“十项措施”,按照400米一处交通安全墙体标语,1000米一处交通安全墙绘,2000米一处大型交通安全宣传牌的要求,制作墙体标语、墙绘480条,累计6810平米,乡镇村制作墙体标语230条,累计3220平方米。在农村公路安装“前方穿村过镇 车辆减速慢行”等内容提示牌120块,在通往茶场、茶园路段安装“严禁货车三轮车载人”提示牌40多块,营造了浓厚的交通交通宣传提示氛围。为拓展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该大队设立了全省首家交通安全宣传超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哥说交通》小视频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高位推动“大联动”,形成合力,协同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今年以来,该县公安局农村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联勤整治边远地区交通顽疾、酒驾26次,查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840余起,有效遏制了边远地区交通违法高发的态势。交警城管联勤专班重点加强城区车辆停放秩序和车辆洗修行业的管理,清除占道隐患580多处。交警和交通联合执法12次,对大货车超载、超限、野蛮驾驶以及违法载客进行了联合整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60余起。
城乡同步开展大劝导,预防事故从点滴做起。该大队充分发挥文明交通劝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在主要路口、村口开展劝导,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109名劝导员按照“哨子吹起来、脚步走起来、手势打起来、旗子挥起来,嘴巴动起来”的要求积极协助交警劝阻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逆行、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碰撞事故发生。农村劝导员守护在集镇主要村口、路口劝阻村民三轮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酒驾、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在集镇红白喜事和节假日期间,维护秩序,疏导交通。(李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