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亳州市“三点发力”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格局
来源:窦亚龙 记者 常振龙 阅读量:10000 2022-10-14 16:23:27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亳州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法治文化宣传方式,将法治元素与文化阵地相融合,切实增强法治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民学法用法良好氛围。

把好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着力点”

一是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列为“八五”普法规划、法治乡村建设、法润乡村社区行动方案重点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指标,在“口袋”公园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中体现法治元素,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如亳州市陵西湖“口袋”公园,根据公园特色和可利用空间有针对性地融入了宪法、民法典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法治元素,使群众在娱乐休憩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目前,该市中心城区共建成公园、“口袋公园”、景观带等93个(座)。

二是充分发挥现有法治文化阵地的集群效应,加快阵地提档升级,将法治元素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有机结合,培育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载体。如亳州市法治文化公园,在原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法治方圆、宪法雕塑、法治风向标、宣传橱窗、壁挂式宣传栏等版块,及法律援助法、行政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内容,寓法于景、寓教于行,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公园年接待民众约13万人次,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持续增强。

抓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关键点”

一是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等载体工程,指导各地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景观、阵地,推动形成“一镇(街道)一特色”“一村(社区)一风景”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格局。目前,全市88个乡镇(街道)、1346个村(社区)均已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二是联合市教育局,共同打造一批观赏性与互动性兼备的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如亳州幼师法治文化阵地、蒙城二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通校园法治“最后一米”,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大力整合利用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模拟法庭、禁毒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资源,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交互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在互动中树立法治信仰,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治观念。近两年来,该市36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场馆)共接待青少年参观学习3.6万人次。

定好法治文化队伍建设“落脚点”

一是鼓励支持民间艺术剧团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近两年来,全市共入库优秀法治文化作品40多部,市法宣办组织专业剧团对作品库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并依托法治文艺“三巡”、法治文艺基层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在全市镇村中进行集中调演或网络巡演,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法治文化需求。近两年来,全市组织开展集中调演260余场次,网络巡演400多场次,受众高达56万人次。

二是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利用民法典宣传月、网络安全周、江淮普法行、“12·4”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276场次。同时,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持续推送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图文、政策解读、以案释法等法律内容266期、804条(篇),有效地提升了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与能力。(窦亚龙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