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中要求赔礼道歉的条款,能否强制执行? 10月9日,凤阳县人民法院妥善执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被执行人在执行干警的释法明理下,主动赔礼道歉。
宫某、谢某在同一酒店工作,宫某作为部门经理在日常对谢某管理过程中,与谢某发生矛盾。谢某陆续在抖音平台发布了宫某“天天骂谢某快2年了”“宫某带3个人要打谢某”的两条抖音视频,两条视频均有大量人员转发、评论和点赞。
宫某认为谢某的不当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诉至凤阳县法院。法院判决谢某删除案涉抖音视频,书面向宫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但谢某逾期不履行,宫某申请强制执行。在接到案件时,执行干警认为该案的执行标的较为特殊,首先研判案情,确定执行思路。
“赔礼道歉”作为一种行为,要实现良好的执行效果,不仅要在客观上达到道歉的目的,被执行人的主观悔过也不可或缺。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执行干警认为该案执行标的较为特殊,便立即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就本案的履行义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谢某态度坚决不愿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法律义务。
10月9日,执行干警得到线索,谢某正在某地,便前往将其拘传至法院。经过执行干警释法明理,谢某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放之任之”转变为“主动化解”。在执行干警的监督下,谢某当即写下道歉声明并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赔礼道歉视频,该案执结。
法官说法: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将承担不利法律后果。言论自由,但绝不是没有边界,发布抖音视频也应当受到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制约。在抖音平台发布带有侮辱性、贬损性言辞的言论,有损他人名誉和人格尊严,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在相对范围内降低,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自然人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被侵权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侵权人拒不履行生效文书,被侵权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彭婧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