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25日了解到,近年来,望江县政法工作满意度逐年攀升,2020年位居全省第81名、全市第10名,2021年位居全省第30名、全市第2名,2022年上半年跃居全省第14名、全市第1名,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率均为100%。
紧盯目标,精心谋划部署。高站位顶格谋划,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将群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双提升”工作纳入2022年度县委政法工作要点,县委县政府与10个乡镇、58个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群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双项进入全省前50位的工作目标。实举措部署推动,制定《望江县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举措,明确乡镇开展不满意问题“回头看”等7大行动、政法单位开展打击违法犯罪等6大行动、其他成员单位分领域开展5大行动,突出政法机关主责意识和乡镇、单位主体意识,督促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扎实推进各乡镇、各单位落地见效。
紧盯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常态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坚持“周三有约”“千家万户访平安”,安排215名政法干警下沉基层网格,今年以来有效处置苗头性矛盾纠纷和风险2300余起。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县平安办委托第三方半年开展一次模拟测评,上半年随机调查500户群众,及时收集梳理了22个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交给相关责任单位和乡镇落实整改。
紧盯民意,争取群众支持。县委政法委出台《望江县政法机关“一改两为”实施意见》,组织政法机关开展集中走访园区企业活动,协调解决治安整治、设置临时红绿灯等15个问题。县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司法服务,建立巡回审判法庭、互联网法庭,诉讼执行案件受理数1257件,实际执结率69.69%、实际执行到位率42.57%,走访群众1600余次。县检察院开展“进百村访百企,为民办实事,讲检察故事”活动,累计下沉干警147批次,发放宣传资料近7000份,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8次。县公安局常态化推行“护学岗”“轻骑兵”等勤务,持续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全警参与“双提升”突击月活动,累计入户走访2万余户,发放宣传材料近3万份,为民办实事近700件,全面回访110警情、网民留言及信访事项当事人等群体,努力做到当事人回访和满意两个“百分百”。县司法局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制作普法袋2000个,法治宣传服务1万余人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建设,创建“您有急难愁盼·我来法律援助”示范点,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9件。
紧盯责任,切实传导压力。压实乡镇、村(社区)责任,通过政法委员工作月例会调度乡镇,听取双提升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强化基层政法联动,推进乡镇政法委员统筹协调,做实“1+4+N”基层政法工作联动协作机制,累计化解风险576起;将无诈村创建纳入平安村(社区)创建内容,每月通报涉诈村情况;制作专题业务培训资料,分层级开展培训,不断提升乡镇、村(社区)工作水平。压实部门责任,实行成员单位平安建设联系点工作机制,将部门与村(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捆绑挂钩,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压实机关责任,制定《委机关联系乡镇工作制度》,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分组深入联系乡镇及下辖村(社区),确保每月至少督导2次,推进问题整改。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开展捐资助学、司法救助等活动60余次,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8件。
紧盯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注重“大水漫灌”,坚持多种形式宣传“双提升”公开信、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及政法工作成果,让平安建设工作成效深入民心,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最大程度争取群众满意。注重“精准滴灌”,坚持政法干警常态化下沉村(社区),为群众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法治宣传;结合群防群治队伍夜间治安巡逻,在广场、公园、纳凉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宣传,切实提升宣传实效性。注重喜闻乐见,坚持创新宣传,深耕“群众路线”,送法治黄梅小戏下乡16次;发挥线上传播速度快、效果好优势,创作法治案例“微视频”,如“村长三人行”账号粉丝5.9万、点赞60万次,宣传正能量、唱响家乡情。(周学贤 记者 王原 实习生 徐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