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法治门诊”让寻法有门说理有地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1-03 15:33:48

“坐诊”的是法律服务工作者,“问诊”的内容都是法律困惑。10月25日,记者从黄山市屯溪区司法局昱中司法所获悉,该所自2021年3月试点开办“法治门诊”以来,常态化开展“法治问诊”“法治坐诊”“法治巡诊”,让公共法律服务更亲民便民,持续引导群众和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寻法有门、说理有地、平安有我”。

释法有温度

“谢谢你们的解答,这‘法治门诊’不仅管用,还贴心!”年过七旬的吴大爷拿着一张便签高兴地说着。

这张便签是昱中司法所干警为帮助吴大爷提高与“法治门诊”服务团的沟通效率,将他关心的问题都提前记录在上面。在“法治门诊”接诊时,昱中司法所有针对性地安排经验丰富的安徽安泰达(黄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彭哲,对吴大爷咨询的抚恤金分配、房产继承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专业解答,并将法律建议记录在便签上,帮助老年人听清楚、弄明白、随手用,有效解决其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便签虽小,却很暖心。昱中司法所通过“预约挂号+定期坐诊”的方式,提供“定制式”“一站式”的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已接待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化解纠纷80余件。

解纷优环境

“定制门安装一拖再拖,都两年半了,我还能相信你们吗?我要求退还订金!”“你们夫妻跑到我店里闹事,还在网络上发视频,大家评评理。你的生意我可以不做,但是你要向我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10月13日,在“法治门诊”调解室内,因定制门安装合同未履行而引发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吴先生2020年3月在某家具店预订三扇铝门,并支付订金。受客观因素影响,加之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定制门迟迟未安装。近日,吴先生及其妻子到该家具店门口理论,并拍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激化了双方矛盾。

为避免纠纷升级,调解员耐心倾听找准“堵点”,以“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剖析,指出当事双方存在的过错,并普及了合法正当的维权途径;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剖析,引导当事双方换位思考、各退一步、相互谅解。经司法所、派出所及社区调解员联合调处,当事双方达成协议:店家退还全部订金,双方解除定制门安装合同;吴先生及其妻承诺立即删除相关视频及发布的信息。至此,这起长达近3年的纠纷得以化解。

今年以来,昱中司法所围绕“促进依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民调解促和谐为企优环境解难题”等主题,定期为辖区企业及工商户开展“法治体检”,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已接待类似纠纷近2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支招促和谐

一棵树引发邻里情破裂。10月17日,为消除当事双方积怨,昱中司法所派出调解员化解争议。

经与社区干部沟通,调解员了解到事情原委。孙阿姨因前排业主赵师傅在公共花圃栽种红豆杉的行为,影响她家采光,要求赵师傅砍树。而赵师傅自称该树早在2005年就栽种了,他坚持每年对树枝进行修剪,故不愿退让。

调解员找准双方争议的症结点,将“法治门诊”开到居民家门口,召集当事双方将问题及诉求说出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弭分歧、释除误解,并邀请律师到现场释法解惑,多措并举修复邻里关系,最终促成问题解决。“大妹子,给我点时间,我将红豆杉移到自家院内。”“大哥,没问题,这移植工钱我来出,一定要收下。”

围绕社区治理末梢疑难复杂纠纷问题,昱中司法所定期开展“法治门诊”进社区、进网格活动,邀请法官、律师一同到场释法解惑、支招解难,为推进诉源治理、提高社区依法办事能力提供有力法治支撑。(胡鑫鑫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