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民生冷暖见初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张丽 王业文 阅读量:10000 2022-11-08 15:50:03

近日,滁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 在“聚民意,惠民生,推深做实为民办实事”活动中齐心协力聚合力,解民忧。

一条“芬芳”的建议

几场雨后,定远县蒋集镇站卜路两旁的格桑花、非洲菊次第开放,姹紫嫣红点缀在乡村小路上,不远处是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的民居,妆点出一幅优美的乡村的风景画。

这美景,得益于省人大代表谢发清提出有《关于在定远县蒋集镇道路两旁种植良种花草的建议》。对于这条带着芬芳的建议,经研判,蒋集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交办镇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办理。接到建议后,承办单位责任人立即走访察看站卜路道路实地,根据立体套种、土壤肥力和美化人居环境实际,查询适宜种植的花草种类,勘测道路长度、花种需求量等。之后,专人赴花种市场分别购买格桑花种籽2公斤、非洲菊种籽3公斤,待一场雨后及时组织播撒于道路两侧1.5公里。目前,站卜路两侧花草五彩缤纷,美丽的景色,让路过的群众纷纷点赞称道。

▲定远县蒋集镇路边盛开的鲜花妆点的周边风景如画,引来路人驻足点赞。(查小明 摄)

用情关心老人“食”事

正午时分,来安县雷官镇黄桥村“幸福餐厅”里饭菜飘香,品种丰富,营养健康的菜肴已经准备停当。82岁的许少凡老人,自从“幸福餐厅”建成,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这里的菜我们都能吃得动,还符合我们口味,实在是好。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别提多省心了。”

这间“幸福餐厅”的建立,得益于今年在人大代表中开展的“集民意,惠民生”行动。

来安县雷官镇的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李有树、陆静在“聚民意,惠民生” 行动走访中。在年逾八十的戴庆美老人的家中,了解老人的伙食。“盖锅粥,腌咸菜哟,我们两个老人也吃不了多少!”戴老太说。所谓的盖锅粥就是剩稀饭,热一热就算是中饭了。“经常这样吃营养不够呀”镇人大代表陆静心疼地说道。像这样“应付”肚子的老人,全村还有不少。

两位代表把走访到的情况反映到代表小组会上,引起了全组的热烈讨论。随后,一条代表建议提到镇人大主席团:在黄桥村建立对老人开放的惠民型餐厅。

经过调研,镇政府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实施,把村部原来旧楼重新装修,建立黄桥村“幸福餐厅”,餐厅对本村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开放。65至80岁老人在此就餐,每餐只需要5元;80至89岁老人每餐只需要3元;9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

▲来安县雷官镇黄桥村“幸福餐厅”里志愿者为老人们盛送饭菜。(史玉茹 摄)

修路便民“暖”民心

 “凤临路得修了,视线不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了,我邻居前天还被车蹭到了。”凤阳县临淮关镇代表活动室里,翁大爷向县人大代表罗娟反映着他的诉求。

翁大爷反映的是连接凤阳县城和临淮关镇以及东部乡镇的凤临路,经过历次的修整,路面高出两边非机动车道70厘米左右,是个安全隐患。通过收集问题、撰写方案罗娟递交了《关于凤阳县临淮关镇凤临路改造提升的建议》,经过研判,县委县政府及时将建议交给有关部门办理。

随后凤阳县生态环境分局对凤阳至临淮关道路一级公路改造工程环评进行公示,8月份,道路改造提升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据悉,该改造项目投资约1.89亿元。

▲凤阳至临淮关道路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马珊珊 摄)

供水改造“润”民心

10月25日,女山湖镇冯郢官山安置点最后一户村民完成水表安装,该安置点49户村民全部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以前都是吃的湖水、井水,水质不能保证。自来水通了过后,我们村家家户户用的水都和城里面一样,这项民生工程实事办得太‘解渴’了!” 女山湖镇冯郢官山安置点32号的刘中开老人,正在家住在用清澈的自来水洗菜做饭。他对该镇人大代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成效非常满意。

▲明光市人大代表吴士宏到冯郢官山安置点农户家中走访了解自来水供水情况。(王括 摄)

 “这片安置点位于女山湖镇与其他乡镇交界处,位置偏僻,在积极响应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后,人口逐渐多了起来,用水需求逐渐增大。”该村党总支书记、镇人大代表周怀虎如是说。

在了解到该安置点群众“用水难”的情况后,该镇人大主席吴士宏积极为民办实事,协调市水务局、供水公司对该处安置制定供水施工方案,投入资金10万余元,铺设2500米供水主管道,支管道1000余米,让村里49户村民家家都接入了水质达标、清澈甘甜的自来水,使该安置点村民长期使用湖水、井水成为历史。(张丽 王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