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亳州认定首批2124个“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1-10 08:53:44

“作为一名学法用法示范户,我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主动参与法治乡村建设,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11月1日上午,记者在亳州市高新区铜关村采访时,刚被评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张继芳自豪地说。

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以来,亳州市积极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切实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把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认定“法律明白人”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实效。

严格认定程序 规范建立档案

“按照文件要求,我们镇积极组织开展认定工作,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都比较高,15个村推荐了120户,我们综合评定、公示,推荐了22户为学法用法示范户。”涡阳县陈大镇镇长赵曼丽介绍说。

据悉,今年4月份亳州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示范户认定程序,通过村级推荐、乡镇审核、县级确认等环节层层筛选,优先从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村组干部、退伍军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农户中遴选产生2124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示范户的目标。同时统一制作发放“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标牌,规范建立档案,做好日常管理。

分级开展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

“这个案例跟俺庄那两家发生的事差不多,都是乡里乡亲的,好好相处不好吗?遇到事情依法办,咱没有必要争吵。”在参加过法律知识培训后,利辛县胡集镇谭庄村村民管琳琳从村法律顾问的授课内容里找到了共鸣。

为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亳州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订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资料,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线上培训等形式,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培训。依托“法治亳州”微信公众号和县区司法行政单位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探索打造农民学法用法平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涉农法律法规等知识内容纳入线上培训课程,确保每人每年完成不少于8课时的学习辅导,有效提升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打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加强帮助指导 引导发挥作用

把“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作为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具体措施,推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示范户“结对子”,采取包片到户等方式,深入农村与示范户沟通交流,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为示范户提供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组织动员参加各类普法宣传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和引导指导主动履职尽责。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法律顾问联系点制度,村级法律顾问每月到村进行日常业务指导,示范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注重整理本村村民需要解答的法律问题,及时向法律顾问进行反馈,双向结合,务求实效。

“我市将注重挖掘和宣传示范户学法用法典型案例,同时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普法学校建设、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发挥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示范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带动村民增强法治观念,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在记者结束采访时,亳州市司法局局长张磊说。(王志军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