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金牌调解员 善解群众事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1-16 14:39:23

近年来,在东至县昭潭镇,哪里有棘手的事儿,哪家有难断的理儿,都要找他,他热心肠、办法多、处事公道,是当地群众口中的“金牌调解员”,他就是“老郑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郑治吉。

今年70岁的郑治吉是一名退休老党员,自1999年到昭潭镇司法所工作至今,他一直活跃在调解一线,大到人身伤害赔偿,小到邻里纠纷,只要群众找到他,他都会千方百计化解矛盾。

2021年,该镇官营村村民熊某向郑治吉反映,上游农户宋某因为担心农田过水导致肥料流失,所以不肯放水为下游农田灌溉,致使他无法耕种经营。了解情况后,郑治吉经过实地勘察,确定情况属实。据此,老郑多次找到宋某商议解决方案,在确保双方利益均不受损的前提下,经反复疏导劝解,宋某最终同意为熊某开渠放水,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农村的纠纷虽说很多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若不能及时化解便会积怨成仇。所以调解时一定要耐心倾听、细心解惑、找准症结,才好对症‘下药’。”郑治吉告诉记者。

在郑治吉看来,调解工作不仅要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还要讲究情理法的交融。

2021年11月,昭潭镇村民姜某的丈夫在浙江一建筑工地施工时意外伤亡,对方提出80万元私了。悲痛、无助的姜某找到郑治吉,他迅速和村干部一道驱车千里赶到浙江。老郑以法律为后盾,以情理为先锋,历经一周时间的调解,对方追加赔偿款至119万元。

今年8月初,80岁的“五保老人”被摩托车撞倒后受伤住院,急需9000多元医药费。由于老人无儿无女,事故发生后,老人的侄子找到了郑治吉,请求帮助。老郑在了解事故经过后,多次陪同老人的侄子就双方的赔偿问题进行调解,最终为老人争取到103万元的赔偿款。

问及做好调解工作的秘诀,郑治吉说:“把群众放在心里,就是最大的秘诀。”

由于群众基础扎实,善做调解工作,2020年,郑治吉被授予昭潭镇“金牌调解员”称号。两年来,郑治吉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涉及劳动、维权、家庭、邻里、人身损害赔偿等,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300万元。而这个成绩仅是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昭潭镇“金牌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多达200余起,其中很多纠纷发生即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吴俊杰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