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17日从安庆市大观区了解到,近年来该区以“五治”促“共治”,打造具有大观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治引领,打造“一站统领”市域社会治理主体格局。该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在全区40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红领工作站,构建“1+N”制度体系,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红领工作站为依托,累计协调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00多个、化解矛盾诉求8200多个。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编制实施“治理学院、业余党校、明亮工程”等一批特色项目,完成全区“支网微家”“一车一篷”等书记项目61个,“连心鸿雁”等“书记领办事项”共430余个,有力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自治夯基,激发“强基固本”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基层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基层民众的参与。该区为实现广听民声、广纳民智,探索把民主协商机制运用到基层治理中,形成了“1351”民主协商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9%,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83%;全区划分351个网格,配备40名网格长、351名专职网格员,依托慧治大观APP实行数据化考核;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培育社会组织121家;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三位一体”机制,深化名校办学集团化、“小而美”社区居家养老、老年食堂等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等、高效便捷。
法治保障,构建“立体完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平台。该区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全面落实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全力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全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推广“政法干警进网格”,打造法治保障平台,314名网格干警入户走访2万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深化“三官一律一员”队伍建设,在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民生检察工作室”“警民联调工作室”“公益律师工作室”“律师助企工作站”和人民调解中心,不断提升司法亲和力和公信力。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32个,化解矛盾纠纷532件。
德治先导,孕育“好人大观”市域社会治理城市生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浓厚氛围。该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50个,开展讲、学、传、习、评等活动3000多场。近年来,选树政法英模10人,入选全市政法系统英模1人,获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6人,其中省级表彰2人,市级表彰4人。厚植“好人之城”文化土壤,截至目前,全区有260余人当选安庆好人,10人入选安徽好人,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人、省级道德模范2人,“好人大观”品牌越擦越亮,“好人之城”成为大观区新的印象标识。
智治支撑,提升“城市大脑”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效能。智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该区借助“1+9+40”智慧大观联动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功能,实现三级互联互通,平台打造上,建设了5G基站140个,无人机2架、高空瞭望6路、应急广播终端416处,制作二维码门牌11万个,接入视频监控3000多路、城市部件10万多个。上线运行大观区智慧城市联动中心数据平台、二维码标准门牌平台、智慧小区安防平台,信息网络防控迈上了快车道。持续推进网格治理效能,坚持“有呼必应、接诉即办”服务理念,对网格员巡查、群众“慧治大观”APP上报等各渠道反馈事件,做到精准调度分拨、快速应急处置、及时评价结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慧治大观”APP累计推广下载54498人次,受理群众诉求70287件、办结69832件,群众满意率达95%。(胡泽 实习生 周海妹 胡泽莹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