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农村药品安全是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事项,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11月14日,记者从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净化乡村药械市场,有效保障用药用械安全,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严查违法、严控风险”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开展了“药安乡村2022”药械专项稽查行动。
助企纾困有良方。记者了解到,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开通“365天不打烊”企业开办专窗,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并提供免费寄递服务,为医药器械产业链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医疗器械类办件1069件,药品类办件4件,执业药师注册事项办理319件。组织编制《滁州市医药器械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为医药器械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共招引医药器械产业项目87个,总投资341亿元。
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作为重要防疫物资,其质量关系到疫情防控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械安全。行动期间,滁州市结合“药安乡村”专项稽查行动和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对疫情防控药械、执业药师注册、美容美发机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各类专项检查工作,加大对疫苗、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控药械、含兴奋剂药品、儿童化妆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市共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3401家次,筛查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事项185件,注销不规范一类医疗器械品种28个,变更不规范品种47个。
在强化办案方面,该局坚持全员办案出重拳,创新开展“月固查”行动,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涉及民生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药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查重处,共受理药械化投诉举报620件,查处药械化案件211件,罚没款507.33万元。其中,2起大要案被省药监局挂牌督办,有效维护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进一步提升药械化经营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可控性,切实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及化妆品使用安全,滁州市持续加大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预警监测力度,全市共有117家医疗机构加入全国药品使用监测平台,全市共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报告9480份,滁州市拘留所获评全国药物滥用监测先进单位、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为及时发现药械化潜在安全隐患,根据省药监局部署,滁州市局制订了《2022年滁州市药械化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目前抽检工作已全部完成。
此外,该局围绕道地中药材资源特色,把“十大皖药”与乡村振兴结合,组织编制《滁州市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精准帮扶道地药材种植企业,3项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顺利立项。目前,全市共有菊花、百蕊草、葛根3个品种、5个“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
下一步,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本着“严查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精神,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成效,做好“药安乡村2022”专项稽查行动“回头看”,持续抓好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净化乡村药械市场,维护乡村居民用药用械安全。(杨成松 秦文丽 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