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自古就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封疆第一州”的美称,这里有着绵延不断的大别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的天柱山风景,有着“宝塔王”之称的振风塔,有着名扬内外的黄梅戏,有着陈独秀,邓稼先等杰出的人物和英雄,更有着“宜城”的美誉。要想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就不得不去博物馆探寻安庆的历史。
我带着敬畏的心,满怀激动来到了安庆市博物馆,感受着安庆雄伟壮阔的历史底蕴。馆内共有六个陈列厅,分别是书画厅、钱币陈列、安庆古代文明陈列、安庆近代文明陈列、安庆城市记忆、黄梅戏艺术陈列。每个展厅通过文物的展览,雕塑和沙盘等方式展现出各厅的特色。在书画厅里,这里展示了无数的文物精品,书法佳作以及富有创意的非遗品,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郑琳山水条幅》,画中参差不齐的树木,若隐若现的山峦,一个老翁驾一叶扁舟于江面之上,展现了秋高气爽,静谧悠闲的境界,给人一种置身画中,沉醉静好的愉悦之情。除此之外还有《邓如石隶书联》、《杨沂孙篆书联》等字画,表现了文人雅客的风骨和字体的传神。
在古代文明陈列厅展现了安庆古皖文化,包括西周蟠虺纹鼎、青铜盉、菱形花纹铜剑和战国越王丌北古剑。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该剑,这是镇馆之宝,这把宝剑使用了罕见的错金工艺,雄壮威武且气势雄浑,技艺精湛展现了武器的美感,仿佛使人亲眼看到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越王手持宝剑的英姿。其中,鹦鹉葡萄纹铜镜更值得欣赏,主体纹饰是雌雄鹦鹉,尾翼有长长的璎珞,极其雍容华贵,鹦鹉姿态优美,展翅飞翔,双目对望,听讲解员说,铜镜技艺华美,纹路细致,极具特色,更有着长寿富贵,夫妻美满,吉祥如意的含义。
近代文明陈列厅中展览着从1840-1949的近代历史事件,讲解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安庆的近代历史,军械所的建造成为近代工业的开端,诞生了第一台蒸汽机,机动船等伟大成就,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展厅中也展现了不少当时制造的模型,更是促进机械不断发展,制造出更好的机器设备。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杰出人物,其中就有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新文化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陈独秀先生。同时,厅中还有抵御外敌的铁炮,红军穿过的草鞋和书信,以及带着红色血脉的文物。这些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让我肃然起敬,在浓烈的红色精神氛围中,坚定信念,奋勇前进。
“此地宜城”在安庆城市记忆陈列厅中,了解了宜城的由来,是东晋诗人郭璞在盛唐山的有感而发,造就了这此地宜居的美称。沙盘展现了安庆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展现了一条条古道,一条条长街,城门屹立不倒,房屋层次错落,有着别样的韵味的特色。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迎江寺了,寺庙气势恢宏,巍峨肃穆,寺中振风塔昂首挺立,不仅造型别致结构新颖,更是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一体的建筑。还有不少老字号的招牌,柏兆记、余良卿、胡玉美、麦陇香等安庆特产也是深受欢迎,勾起了一代人深深地回忆。
提到安庆就不得不提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展壮大于安庆,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服装是汉族传统服饰的延续,清雅秀丽,自然明亮,妆容更注重眉眼,讲究晕染和神韵,眼里传神别有一番韵味。在黄梅戏艺术陈列厅里展现了许多美丽的服装和头饰,各种乐器和道具,听着经典的片段令人回味无穷,讲解员介绍,展厅将科学技术运用到文物展示上,通过放映片段和戏曲,展现黄梅戏源远流长而又多姿多彩的历史传承。《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等戏曲场景的展示让人身临其境,被优美的戏腔所吸引所折服。
安庆博物馆还利用红色资源,定期举行党史讲座,红色主题教育,带大家感受那个炮火不断的艰苦岁月,我们的英雄奋斗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讲解员还介绍了一个有着特别意义的红色物品,一个民间捐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他见证了战士们的顽强抗争的革命精神和忠诚信念。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却包含着沉甸甸的精神载体,我们不仅要了解那段革命岁月,更要传承红色精神,不断牢记历史,跟党走,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记忆,博物馆就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在安庆博物馆观摩精美的展品,聆听背后的故事,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提升了人文素养,更加热爱这个城市,热爱伟大的祖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