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社区食堂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1-25 16:16:39

□陆应锦

听说我们芙蓉社区疫情缓解不再封闭了,社区老人食堂开业了。喜事连连,大快人心!昨天中午,好奇心驱使久没出门的我,挪动两条笨重的老腿,走过去看看食堂究竟。

食堂是社区腾出一楼办公大厅改造的。门头上写着“金饭点社区大食堂”几个醒目大字。

我11点到那里吃午饭算是早的吧?没想到一进食堂大门,就遇到90多岁的张海安大哥,他已经用餐结束准备回家了。张大哥是个孤寡老人,他对我说:“我一日三餐都来得早。在这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在家里自烧自煮方便多了!”我走进去一看,许多熟人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吃饭。晨练好友高定凤向我招手。只见她夫妇俩的桌子上有鱼、肉烧千张、豆角、青菜和汤。她的老公漫不经心地自斟自饮从家带来的皖酒。高定凤笑着说:“大食堂的菜比我在家烧的好吃多了!你怎么今天才来啊?食堂开张那天我们就来了,已经好几天了。”“我知道,但我不相信这么多人都来了。”

十一点半,我的三嫂来了。她说:“昨天我就说请你吃饭,今天我买单,你只管点好的吃,别把我省着!”食堂是“分餐制”,一人一份。我向服务员报餐,没几分钟时间,热气腾腾的饭菜就送到了我们面前。素菜8块钱一份,荤菜15块钱一份,鸡蛋紫菜汤3块钱一碗。分量不少,足够我享受了,米饭不收钱。我说:“三嫂啊,你是低保户,要你花钱多不好意思啊!”她说:“这能花几个钱呀?两人一共才花50块,比在饭店请客便宜多了。政府给我每个月600元优惠券足够了,你跟我客气什么啊!”

正说话间,我的学生孙纪珍来了。在这里吃饭的老人,都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像见到亲生女儿来了一样高兴,七嘴八舌说开了,顿时气氛热烈,比先前更热闹了。很多人都说:“孙主任,你们社区领导真的关心我们老人啊!办的食堂太好啦!比在家里好一百倍。”孙主任是我40年前的小学学生,现在是社区残联主任,分管环保、民生工作。见我在这里还像过去那样对我毕恭毕敬的。

我问她:“你们怎么想起来办食堂啊?”

她说:“现在很多社区都办起了食堂,我们的食堂不算早啦!有的地方不仅有老人食堂,还有年轻人小孩们都可以来就餐的全民食堂呢!今后,大多数社区都要办食堂,目的就是让居民们吃饱吃好,吃得健康。

我又问:“饭菜这么便宜,你们不赔本吗?”

她说:“赔本是肯定的。办这个食堂就不是为了营利赚钱,为了老百姓就是准备赔本的。与社会化餐饮相比,社区食堂公益属性较强,要实现价廉物美,肯定难以做到盈亏平衡,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多方支持。食堂困难大,需求多,什么都要钱。社区提供场地,财政补贴,引导辖区内企业老板们赞助投资。我们正在学习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运作。常说的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说得在场的老人们心花怒放。

“青出于蓝,胜于蓝啊!”我对我的学生刮目相看啦!这些年轻有为的共产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有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有了千千万万像孙纪珍那样的党员干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国之盛,民之幸。国家有希望,我们老人可以乐享新时代幸福的晚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