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城市的苏醒往往是从公交站点开始的。人们会聚在这里,然后陆续分开,踏上各自所乘车次的公交车,去往菜市场,去往公园,去往医院,去往学校,去往公司,去往高铁站,去往将要到达的地方……
每天凌晨,你看到比首班车到得更早的,是一辆擦拭得纤尘不染的餐车,停靠在公交站台旁侧。车上氤氲着袅袅热气,蒸包、鸡蛋灌饼、煎火腿、豆浆的香味儿四处漫溢,让公交站台有了日常的烟火气息。一位身系围裙的中年大嫂站在餐车后面,右手麻利地磕开蛋壳,将蛋液倒进左手端着的小号搪瓷缸子里,用筷子哒哒哒哒搅拌均匀,然后挑开面饼,将蛋液倒入……和你一起等公交车的人,有的就在这里买早餐,或吃着包子,或吸着豆浆,车来了,就带着食品上车,在车上继续吃,时间利用得很紧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丁零丁零响着清脆铃声缓缓进站的公交车,早已成为黑白片里的场景。当下,城市公交车都是挂绿牌的新能源汽车,很低调地进站,你所能听到的仅仅是车轮转动的沙沙声,在车子起步的时候,你还能听到车尾部嗡嗡的轻微电流声,不经意间,公交车就像船一样轻滑而出,汇入河流一般四通八达的通衢……
公交站点大致能显露出周边社区的某些特征,比如人员构成,比如单位分布,比如其他。天还未亮,公交站台上站满了身穿工装手提工具包的男女民工,他们将去往城市各处的工地,迎接一天的辛劳。不消说,这个站点周边有房租低廉的城中村,或者有老旧的小区;上班高峰期到了,公交站台上,等车上班的年轻人占了主流,还有不少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妈,老人们手持免费乘车的老年卡,或去晨练,或去某个鸡蛋打折的商超排队……你会猜想,这片儿曾经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老工业区;放学时段,站台上出现很多背着书包等公交车的学生,你就知道,这站台不远处有学校,从学生的年龄构成,你可以判断出附近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晚上,下班高峰早已过去,但公交站点上依然人来人往,你猜想,这附近肯定是夜生活的根据地,有步行街,有不少商超、饭店、歌舞厅、影剧院……而任何时段,公交站台上,有三三两两的人行色匆匆,他们手拎写着某某医院名称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类医学片子和检查单子。从袋子上,你就知道站点附近有一家或几家叫什么什么的医院……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人都戴着耳塞,听音乐,听小说,听新闻……或者,看影视剧,看脱口秀,看小视频……身边有人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你扭头一看,发现他在看一段俗不可耐的搞笑视频。很多时候,也有不戴耳塞将手机声音弄得山响的人,他旁若无人的举动,往往招致不少鄙夷的目光,但也很少有人去制止他,因为人们知道,或许下一秒钟,自己要乘的公交车就会到来,自己就要离开这个不礼貌的喧嚣之音。
早上,你站在公交站台上,闲看车来车往,等候自己要乘坐的那趟公交车。每当从远郊开来的公交车靠站,你总能看到,菜农们手提肩扛着带有露水的新鲜菜蔬,从车上络绎不绝走下来。有一天,你看到一位七十多岁、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手持扁担走下车来,紧随其后的两位年轻人提下两筐菜蔬,默声不响地放在老大爷跟前,各自上班而去。老大爷一边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语,一边将菜筐挂在扁担两头的钩子上,颤巍巍向站外走去……那时候,你心里升腾起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心酸,还有赞赏。
公交站台就像万花筒,赤橙黄绿蓝靛紫,满眼多为斑斓的色彩,但绚丽的光影中,也会飘浮着几粒微尘。有时候,你会遇见一个人找你搭讪,言辞恳切,喊一声先生或小姐或大哥或阿姨之后,说,手机没电了,又没带现金,没办法坐公交车,能否支援一块钱或两块钱?你打量一眼那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幼,穿戴整洁言表正常,你判断那人自述可信,就从兜里掏出一枚或两枚一元硬币交给那人,胸怀里充溢着一股因助人而产生的欢乐。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时不时会遇见那人在站台上说着千篇一律的乞讨理由,估计,你很难再有对其出手相助的热心之举了;有时候,你会看到三五个人或蹲或坐在站台一隅,围着一局残棋,楚河汉界那边的摆摊者脚下,用几粒棋子压着张百元大钞。那几个人大声而热烈地讨论着路数,引来了等车者的围观。一个人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拍在棋盘上,三下五除二,竟然赢了,摆棋摊者把脚下的百元大钞给了对面的那个人。就有等车的人沉不住气了,也掏出钱押在棋盘上,结果不言而喻,全部被摆棋摊者“赢”去了。
公交站台后面店铺前的空地上,经常会有一位六十出头的农村大婶摆摊卖菜。你下公交车,有时候会在菜摊买点菜蔬,省得再走远路去菜市场。三番五次卖菜,就与大婶熟悉了。大婶菜摊前,摆着收款二维码,一次卖菜,大婶却说,你有现金吗?大婶说她今天来得急,忘了带吃饭的钱,午饭没吃,现在该吃晚饭了。你说,现在谁还带现金哪,你可以扫码买吃的啊。大婶一听,递过来手机,说,你看看,老人机,怎能扫码呀?你有些吃惊,指着菜摊上的二维码问,这个?大婶说,这是儿子给整的二维码,卖菜得来的钱,都进了儿媳妇的账户了。言谈之间,围上来几个人,大家七嘴八舌,说大婶儿子儿媳的不是。大婶却说,孩子也不容易,要还房贷,要供孙子读书。这时候,后面杂货店的店主胖大姐走过来,手里拎着自己店里的二维码,对大婶说,大姐,多少钱?扫我的码,我给你现金。大家闻言,在心底暗暗给胖大姐点赞……
下雪天的公交站台,一片白茫茫。一位小伙子手捧一束红色的郁金香,点缀了站台的风景。小伙子不断哈出的热气,外溢出他心底的热切。你看到他拨打电话,你看到一位刚下车的姑娘接着电话,他们彼此走近,到了跟前,两人相视一笑,同时收线。就这样,两位素不相识的人在公交站台相遇了。等待他们的结局是什么,无从得知,唯愿是一条鲜花盛开的道路吧……
公交站台,恰似人生的一方小舞台,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每天,我们都要和公交站打交道,一边等车,一边置身《公交站即景》这部不断演下去的情景剧里。或者,观看别人优异也好拙劣也罢的演出;或者,被别人观看,任别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