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着力加强网格化管理,激活社区资源,改进服务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探索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网格化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优化网格划分,实现“多网融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将基层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各社区(村)管理、服务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打造集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文明创建、安全防范、疫情防控、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张网”。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充分考虑每个网格的户数、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网点、企事业单位、新建居民小区、村落等各类因素,全区共划分网格399个,其中35个城市社区划分376个网格,9个村划分23个网格,完成全区网格三维投影电子图绘制。
建设网格队伍,打造“一人多能”。按照“1+1+1+N”模式组建网格团队,即推行总网格长+网格长+兼职网格员+网格志愿者模式。全区44名社区(村)书记担任总网格长;网格长由社区专职工作者、村干部担任,网格长缺额部分通过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补充;兼职网格员配合网格长开展网格内工作,由财政保障网格工作经费;N指的是网格志愿者,作为网格工作的辅助力量,注重从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单位下沉力量、物业管理人员、高校大学生等人员中选拔,全区500余名志愿者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各社区(村)服务大厅设置1个以上综合岗服务群众,实行AB岗,网格长、兼职网格员进入网格开展工作,强化网格长、兼职网格员队伍业务能力,负责全科网格工作,工作任务统筹配置到网格,逐步实现社区工作由“专人单项、一岗一责”向“一人多能、一岗多责”转变。
规范管理运行,强化“网中办事”。依据省、市制定的社区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包含为民服务、矛盾调处等内容的社区48项、农村49项网格工作事项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责任单位。网格长、兼职网格员根据工作事项清单,通过巡查走访,采集、核实、更新网格内人、事、地、物、组织等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工作,对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上报,交办相关部门。
注重问题处理,抓牢“闭环管理”。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机制。参照市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规范,制定区网格事件处置规程,明确了网格问题受理的范围,分级分类办理,制定签收、回退、办理、反馈的问题办理流程,并规定办理时限。明确职能单位或部门职责,精准交办,承办单位或部门要100%回访网格长、兼职网格员,了解事件处理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网格长、兼职网格员根据群众反馈等对责任单位的办理情况进行评价,满意度较低的予以重办、督办,切实提升“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实效。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一网统管”。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作用,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重点人员、特殊人群等基础数据录入网格中,并将重要信息关联起来,打造信息全、数据准的全要素网格。网格员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多种实战化应用场景,如查找网格内人员关联信息、来(返)滁人员情况等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排查上报网格内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协助开展城区市容秩序、拆违控违、环境卫生等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形象等,通过网格化线上线下协同,提升精准治理能力。(中共滁州市琅琊区委政法委)